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旦夕会诏至,四大岂在边全文

旦夕会诏至,四大岂在边

出处:《两溪
宋 · 唐士耻
矧今两溪间,溪间足风物。
水清石泚泚,林横山兀兀。
春日鸣仓庚,夏夜风月清。
秋亩金颖秀,冬洲暮雪平。
比为二皇所旁薄,赤松屹立羊纵横。
叱石而兴真戏耳,可羡人家好弟兄。
西则三洞足仙灵,奇哉石穴声铿铿。
瀑泉喷写资照耀,俨如冰蚕之所成。
夕阳斜带九华度,何愧芙蓉峥且嵘。
鼎湖遥望在其东,翠气郁郁初日争。
或资登览逸杖屦,或供睇望烦留情。
山川如此足所产,所产足以冠群英。
圣明常重育才地,遴选鸿儒为博士。
傥膺是选真出群,礼乐诗书四不悖。
有如孔门来不拒,迪以至理滋无外。
将见吴邦如鲁国,鲁多君子非虚伪。
我公未期年,弦歌溢民编。
论其淑吾邦,不为淹巨贤。
旦夕会诏至,四大岂在边

注释

矧:况且。
溪间:溪流两岸。
石泚泚:石头光洁。
兀兀:高耸的样子。
仓庚:黄莺。
旁薄:忽视。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松树。
戏耳:玩笑而已。
三洞:指名胜古迹。
铿铿:形容声音响亮。
冰蚕:比喻瀑布如丝线般流淌。
九华度:九华山的日落景象。
芙蓉峥且嵘:芙蓉峰高峻挺拔。
弦歌:音乐和教化。
淹巨贤:久负盛名的大贤。
四大:指天地四方。

翻译

如今在这两溪之间,溪边景色丰富。
溪水清澈,石头明亮,树林横跨,山势陡峭。
春天黄莺鸣叫,夏日夜晚凉风明月。
秋天稻田金黄,冬日洲渚雪平如镜。
这里曾被两位帝王忽视,赤松独立,羊群自由穿梭。
呼石而起只是玩笑,人们羡慕这里的兄弟情深。
西面三洞满是仙灵,石穴中回声清脆。
瀑布泉水映照光芒,仿佛冰蚕编织的美景。
夕阳斜照越过九华山,芙蓉峰峻峭不凡。
遥望鼎湖在东方,翠绿之气蒸腾,朝阳争辉。
此地适宜游赏,或徒步或驻足欣赏。
山川之美足以孕育人才,产出的人才冠绝群英。
圣明时代重视育才之地,选拔博学大儒担任博士。
有幸入选者超群出众,遵循礼乐诗书,无违大道。
如同孔子门下不拒贤才,真理深入人心,无远弗届。
吴地将如鲁国般文雅,君子众多,非虚言。
您的政绩未满一年,音乐教化已深入人心。
评价您的德行,您是位卓越的贤人。
早晚都会有诏书到来,四方安宁,无需忧虑边境之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溪之间的优美风光,诗人通过四季的变化展现了山水的生机与静谧。春天有黄莺鸣叫,夏日有清爽的夜晚,秋天稻田金黄,冬天雪景宁静。诗人感叹这里的自然环境被古代帝王视为神圣之地,赤松挺立,石穴中仙灵气息浓厚,瀑布如冰蚕丝般晶莹。夕阳映照着九华山,景色壮观。此处山川富饶,养育了众多杰出人才,暗示此地是培养学者的宝地。

诗人期待能有像孔子门徒那样接纳贤才的风气,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这里将会如同鲁国一样,君子众多,弦歌不绝。诗人对当地官员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引领地方文化繁荣,成为国家栋梁。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两溪地区人文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以及对人才培育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