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风埃老行客,不知鸥鸟记人无
宋 · 沈与求
扬舲送子下苕霅,系缆沙头多柳株。
十载风埃老行客,不知鸥鸟记人无。
十载风埃老行客,不知鸥鸟记人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与求为友人曾宏父即将前往霅川拜见内相叶公而作的送别诗。诗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扬舲送子下苕霅”,描绘了诗人乘船送别友人的场景,苕霅两地在诗中代表了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通过这一场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氛围。
接着,“系缆沙头多柳株”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情景。沙头系缆,意味着船只即将离开,而“多柳株”则暗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怀念。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因此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也预示了友人未来可能面临的孤独与思念。
“十载风埃老行客”一句,诗人以自己十年漂泊的经历,来表达对友人长期在外奔波的感慨。这里的“风埃”既指自然界的风尘,也暗喻人生的艰辛与不易,强调了长时间在外漂泊的不易和疲惫。
最后一句“不知鸥鸟记人无”,借用“鸥鸟忘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担忧。鸥鸟通常被视为自由自在、不拘小节的象征,此处诗人以鸥鸟是否还记得友人为题,隐含了对友人在外是否能找到心灵寄托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感慨,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