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燕欲归仍择木,佛狸不死每惊尘
出处:《梦平山》
宋 · 方岳
击楫涛江二十春,平生踪迹已成陈。
秋城一别芙蓉老,夜柝几番杨柳新。
社燕欲归仍择木,佛狸不死每惊尘。
如闻露布今三捷,莫遣天骄返只轮。
秋城一别芙蓉老,夜柝几番杨柳新。
社燕欲归仍择木,佛狸不死每惊尘。
如闻露布今三捷,莫遣天骄返只轮。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图画。"击楫涛江二十春,平生踪迹已成陈"中,“击楫”指船只逆水行驶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而“平生踪迹”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反思。
接着,“秋城一别芙蓉老,夜柝几番杨柳新”一句,"秋城"营造了一种萧瑟的季节氛围,而"一别"二字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芙蓉老"与"杨柳新"的对比,更显现出时间流转中事物更新换代的情景。
"社燕欲归仍择木,佛狸不死每惊尘"一句,"社燕"指燕子在社坛上筑巢,象征着生灵对安居之所的渴望。而"佛狸"通常是指一种精怪,"不死每惊尘"则可能暗示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尘世纷扰的感受。
最后,“如闻露布今三捷,莫遣天骄返只轮”一句,以"如闻"开头,仿佛在传达一种听闻战报的喜悦之情。而"莫遣天骄返只轮"则似乎在劝诫人们不要因胜利而骄傲自满,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
综观全诗,方岳先生以其深厚的情感与精细的观察,将个人的情怀与大自然的变迁交织在一起,既有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也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