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蕖结子心难遂,白鹄衔雌口不开
出处:《哭华姜一百首》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万里相携庙见来,麻姑台作望乡台。
红蕖结子心难遂,白鹄衔雌口不开。
红蕖结子心难遂,白鹄衔雌口不开。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华姜一百首》中的第六十首。诗中以哀悼之情,描绘了与华姜相隔万里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华姜的深切怀念。
首句“万里相携庙见来”,表达了诗人与华姜虽相隔万里,但心灵相通,如同共赴庙宇相见一般,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接着,“麻姑台作望乡台”一句,将麻姑台比喻为望乡台,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遥望故乡,思念华姜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对亡者的哀悼。
“红蕖结子心难遂”一句,通过红蕖(荷花)结子却难以实现的愿望,暗喻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华姜的思念与追求,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如愿以偿的无奈与痛苦。最后,“白鹄衔雌口不开”一句,以白鹄(天鹅)衔雌鸟却不肯开口的场景,象征着诗人对华姜的深情与不舍,即使面对分离的现实,心中的情感依旧无法言说,形象地表现了哀悼之情的深沉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亡者华姜的深切怀念与哀悼,情感真挚,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