庑下伯鸾逃世念,垆头司马倦游心
出处:《虞鸿胪以精舍借居竟不克往赋谢》
明 · 胡应麟
典尽鹴裘易水浔,高台何处问黄金。
一枝吾自安幽谷,全树君犹借上林。
庑下伯鸾逃世念,垆头司马倦游心。
亦知大厦堪栖寄,百遍宁辞抱素琴。
一枝吾自安幽谷,全树君犹借上林。
庑下伯鸾逃世念,垆头司马倦游心。
亦知大厦堪栖寄,百遍宁辞抱素琴。
鉴赏
此诗《虞鸿胪以精舍借居竟不克往赋谢》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典当衣物于易水之滨,寻觅高台却难觅黄金的情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首联“典尽鹴裘易水浔,高台何处问黄金”描绘了主人公为生活所迫,典当衣物于易水之畔,寻求高处却难以找到价值连城的黄金,暗含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颔联“一枝吾自安幽谷,全树君犹借上林”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主人公宁愿独享幽谷之乐,也不愿借他人之树,象征其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
颈联“庑下伯鸾逃世念,垆头司马倦游心”引用历史典故,以东汉隐士严光(伯鸾)和西晋文学家左思(司马)为例,进一步强调了对逃避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亦知大厦堪栖寄,百遍宁辞抱素琴”表达了即使在宏大的建筑中也能找到栖身之所,但更愿意怀抱朴素的琴弦,享受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