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待韶光遍,还应到野丛
出处:《先春亭》
宋 · 司马光
园林近铃阁,旦夕被仁风。
自得芳菲早,岂将疏远同。
冰开半塘绿,雨借数枝红。
会待韶光遍,还应到野丛。
自得芳菲早,岂将疏远同。
冰开半塘绿,雨借数枝红。
会待韶光遍,还应到野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园林:指代公园或庭院。铃阁:可能是有铃铛装饰的阁楼。
仁风:指仁爱和煦的风气。
自得:感到满足或快乐。
芳菲:芳香的花草。
疏远:关系不亲近。
冰开:冰开始融化。
半塘:半个池塘。
雨借:雨水映衬。
红:红色的花朵。
韶光:美好的时光,春天。
还应:应当。
野丛:野外的花丛。
翻译
园林靠近铃阁,早晚沐浴着仁爱之风。自己享受着早春的芬芳,怎会与疏离相同。
冰层融化,半塘水色碧绿,雨水滋润,几枝花朵娇艳。
等到春光烂漫之时,我还会回到那野外的花丛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与期待。
“园林近铃阁,旦夕被仁风。”这里塑造了一个幽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园林场景。铃阁即是指有钟声的地方,而旦夕被仁风,则寓意着春天的和煦之风每日都在轻拂。
“自得芳菲早,岂将疏远同。”诗人表达了对早春花朵的喜爱,以及不愿与它们保持距离的感情。这里的“自得”二字,体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满足和愉悦。
“冰开半塘绿,雨借数枝红。”这两句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随着冬天冰雪的融化,水塘边缘出现了绿意,而春雨则为树木带来了生机与颜色,使得枝头点缀着淡淡的红色。
“会待韶光遍,还应到野丛。”诗人期待着等待春天阳光普照大地,并且愿意深入田野之中,去寻觅那些尚未被发现的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新生与希望的向往,以及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