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日暮天寒客,不到林间读隧碑
出处:《赵清献墓》
宋 · 刘克庄
南渡先贤迹已稀,萧然华表立山陂。
可曾长吏修祠宇,便恐樵人落树枝。
几度过坟偏下马,向来出蜀只携龟。
自怜日暮天寒客,不到林间读隧碑。
可曾长吏修祠宇,便恐樵人落树枝。
几度过坟偏下马,向来出蜀只携龟。
自怜日暮天寒客,不到林间读隧碑。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古贤遗迹的怀念之情和自我旅途中的孤独感受。"南渡先贤迹已稀"表明诗人所处时代距离古圣先贤的年代已经很远了,遗留下的痕迹也越来越少。这一句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也是对自己与先贤隔阂之深的一种无奈。
"萧然华表立山陂"则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山野景象。"华表"可能指的是古代用以标志边界或重要地点的石碑,而这里则是立在荒凉的山陂之上,显示出一副荒废与冷清的画面。
接下来的"可曾长吏修祠宇,便恐樵人落树枝"透露出诗人对于古迹保存的担忧。长吏可能指的是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员,而他们对先贤遗迹的修缮工作,诗人却担心即使是樵夫采伐树木,也可能会不慎造成损害,从而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切。
"几度过坟偏下马,向来出蜀只携龟"则写出了诗人的旅行情景。"几度过坟"表明诗人多次经过先贤墓地,每一次都特意下马以示敬意。"向来出蜀只携龟"则是说诗人每当离开蜀地时,身边只有一个象征着长寿与智慧的龟作为伴侣,这里龟也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平淡。
最后两句"自怜日暮天寒客,不到林间读隧碑"则是诗人对自己旅途中孤独感受的表达。诗人在黄昏时分,感到天气渐冷,心中充满了自怜之情。"不到林间读隧碑"意味着诗人即使面对着古代遗留下来的隧道碑文,也没有去阅读的欲望,这可能是因为心中的悲凉与孤独感受已超出了对历史的好奇和探求。
总体而言,刘克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文人对于古代先贤遗迹的尊崇、对自身旅途孤独感受的反思,以及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