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凋甚明白,来者思彷佛
出处:《寄题萧山岁寒堂》
宋 · 刘敞
伊堂早颓挫,松柏亦憔悴。
常惟摧为薪,中涂失苍翠。
昨来始营葺,榱桷复高丽。
萧萧青云干,始有百大意。
神明顿来还,故老咸歔欷。
朝燕得所常,问谁救其敝。
吾家渥洼驹,颇有超绝气。
好事能复古,爱奇趣起废。
后凋甚明白,来者思彷佛。
此实贤智谋,古人贵岂弟。
仲尼颂子产,其养民也惠。
召公憩甘棠,后世歌蔽芾。
勉旃崇其业,事足伯父继。
令名与佳树,自可俱亿岁。
常惟摧为薪,中涂失苍翠。
昨来始营葺,榱桷复高丽。
萧萧青云干,始有百大意。
神明顿来还,故老咸歔欷。
朝燕得所常,问谁救其敝。
吾家渥洼驹,颇有超绝气。
好事能复古,爱奇趣起废。
后凋甚明白,来者思彷佛。
此实贤智谋,古人贵岂弟。
仲尼颂子产,其养民也惠。
召公憩甘棠,后世歌蔽芾。
勉旃崇其业,事足伯父继。
令名与佳树,自可俱亿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萧山岁寒堂的变迁与重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破败到修复的过程,以及修复后的堂宇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松柏”、“苍翠”、“萧萧青云干”等,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寓意着人事的兴衰更替。
首句“伊堂早颓挫”,点明了堂宇初建时的破败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接着,“松柏亦憔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而“常惟摧为薪,中涂失苍翠”则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惋惜之情。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
转折点出现在“昨来始营葺”,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修复堂宇的过程,从“榱桷复高丽”到“萧萧青云干”,展现了修复后的堂宇焕发出的新生命。这一部分充满了希望与新生的气息,诗人通过“始有百大意”、“神明顿来还”等诗句,表达了对修复成果的赞美与喜悦。
接下来,诗人通过“故老咸歔欷”、“朝燕得所常”等描述,展现了修复后的堂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价值。诗人特别强调了“后凋甚明白,来者思彷佛”,表达了对堂宇未来发展的期待,以及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最后,诗人引用了孔子赞许子产、召公憩息甘棠等典故,旨在强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继续努力,让堂宇及其背后的文化得以延续。通过“勉旃崇其业,事足伯父继”、“令名与佳树,自可俱亿岁”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堂宇未来美好前景的期许,以及对贤能之士的敬仰。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也是对自然、人文、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修复与重建的力量,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