踞湖之上几千尺,下有沧波通笠泽
出处:《题笠泽金伯祥横山墓所之瞻云轩》
元 · 成廷圭
踞湖之上几千尺,下有沧波通笠泽。
百年华屋与荒邱,两地相望泪沾臆。
亲殁知几年,抱痛如一日。
孤云飞处最关情,漠漠愁魂招不得。
魂之来兮云下垂,月落分明见颜色。
魂之去兮云亦空,歘忽消沈竟无迹。
悠悠飞去复飞来,孝子之心岂终极。
我家扬州好墓田,老作江南未归客。
天涯芳草又春深,梦里还家作寒食。
百年华屋与荒邱,两地相望泪沾臆。
亲殁知几年,抱痛如一日。
孤云飞处最关情,漠漠愁魂招不得。
魂之来兮云下垂,月落分明见颜色。
魂之去兮云亦空,歘忽消沈竟无迹。
悠悠飞去复飞来,孝子之心岂终极。
我家扬州好墓田,老作江南未归客。
天涯芳草又春深,梦里还家作寒食。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题笠泽金伯祥横山墓所之瞻云轩》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凄美的画面。诗中,诗人站在高高的山上墓地,俯瞰着下方的沧波和笠泽,感叹华屋已逝,只剩荒丘,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他流露出长久以来的悲痛,如同一日未减,尤其是每当孤云飘过,更触动他的愁怀,试图召唤亡魂却无法触及。
诗人描述了想象中的魂魄,它在云下显现,月光下清晰可见,离去时云也随风消散,留下无尽的哀思。魂魄虽来去无踪,但孝子之情却始终如一,不因时间流逝而减弱。诗人身处江南,未能回故乡扬州安葬亲人,心中充满无奈和思念,即使在梦中,也希望能在寒食节回家祭扫。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和想象中的魂魄,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悼念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哀而不伤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