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平流放楚江皋,萧艾丛中思郁陶
出处:《吴斗南架阁求梦芳亭诗 其一》
宋 · 周必大
屈平流放楚江皋,萧艾丛中思郁陶。
君是国香人服媚,诗情端合反离骚。
君是国香人服媚,诗情端合反离骚。
注释
流放:被贬谪到偏远地区。楚江皋:楚地的江岸,皋指水边高地。
萧艾:两种野生草,象征困厄环境。
郁陶:忧郁苦闷。
国香:比喻品德高尚或才华出众。
人服媚:人们敬仰和喜爱。
诗情:诗歌的情感表达。
端合:恰好符合,正相匹配。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充满忧国忧民之情。
翻译
屈原被流放到楚江边,身处艾草丛中内心苦闷。你如同国家的名花被人敬爱,你的诗歌情感正符合《离骚》的精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吴斗南架阁求梦芳亭诗(其一)》。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诗句内容,但从标题和上下文推测,它可能与屈原的遭遇有所关联。"屈平流放楚江皋,萧艾丛中思郁陶"暗示了对屈原被流放的同情,以及他在困境中仍保持高尚情操的赞美。"君是国香人服媚"将屈原比喻为国家的精华,受到人们的敬仰,而"诗情端合反离骚"则赞扬他的诗歌才华,尤其是他的作品《离骚》,体现了他通过诗歌表达内心情感和对理想的坚守。
整首诗可能在探讨屈原的精神风貌和他在逆境中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其诗作深远影响的认同。作为一首咏史抒怀之作,它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诗人自我精神追求的一种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