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二甲子,题纪今何有
出处:《栗亭》
唐 · 赵鸿
杜甫栗亭诗,诗人多在口。
悠悠二甲子,题纪今何有。
悠悠二甲子,题纪今何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杜甫: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栗亭:地名,可能指栗亭驿或栗亭寺等与杜甫有关的地点。
口:口头流传,指被人们广泛传诵。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
二甲子:古代以六十年为一个甲子,这里指整整六十年。
题纪:题写、记录。
今何有:现今还有多少留存。
翻译
杜甫的栗亭诗,流传人口的很多。漫长的六十年过去了,这些诗作如今还有多少被提及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鸿的作品,名为《栗亭》。在古典文学中,"栗"字通常指的是栗树,而"亭"则是指建筑物的一种,常用来休憩或观赏风景。在这里,诗人通过描写一座位于栗树之下的亭子,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杜甫栗亭诗,诗人多在口。悠悠二甲子,题纪今何有。" 这两句是对杜甫有关栗亭的诗歌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其中,“杜甫”指的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他在诗中多次提到过“栗亭”,显示出他对此处的喜爱与深厚的情感。"悠悠二甲子",这里的“二甲子”是指60年的一个循环周期,即按照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每60年为一轮。在这句话中,“悠悠”形容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一种时间长远、历史久远的感慨。"题纪今何有"则是在问现在对于过去的这些记载和诗篇,还保留了什么?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对杜甫栗亭诗歌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于那些已经逝去事物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