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自有会,求知非在今
出处:《閒居四时吟》
明 · 沈周
白日可形指,青春蔑迹寻。
不应有开花,还复有鸣禽。
何物衰飒翁,乐意亦充襟。
浩然不能遏,登临动谣吟。
谣吟侑杯酌,花鸟同山林。
一畅太和气,载鼓康衢音。
扪心自有会,求知非在今。
不应有开花,还复有鸣禽。
何物衰飒翁,乐意亦充襟。
浩然不能遏,登临动谣吟。
谣吟侑杯酌,花鸟同山林。
一畅太和气,载鼓康衢音。
扪心自有会,求知非在今。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閒居四时吟(其一)》描绘了诗人闲居时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首句“白日可形指”形象地写出阳光明媚,明亮如可见之手指,而“青春蔑迹寻”则暗示春天的痕迹难以捕捉,隐含着时光易逝的感慨。接下来,诗人惊讶于春日里并无花朵盛开,却仍有鸟儿鸣叫,这反映出他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叹。
诗人自问:“何物衰飒翁,乐意亦充襟?”他感受到即使岁月流转,老去的自己也能从大自然中汲取乐趣,满心欢喜。接着,他陶醉于登高望远,不禁吟唱起歌谣,以酒助兴,将花鸟山林视为知己,享受着和谐宁静的氛围。
“一畅太和气,载鼓康衢音”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期盼,同时也寓含着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理想。最后,诗人深感内心的领悟超越了知识的追求,明白真正的智慧源于内心而非外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沈周闲居生活中的诗意与哲思,以及他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