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具瞻地,无复衮衣来
出处:《王文恭公挽词二首 其二》
宋 · 黄庭坚
宥密深黄阁,光辉极上台。
藏舟移夜壑,华屋落泉台。
雨绋谁为挽,寒笳故作哀。
伤心具瞻地,无复衮衣来。
藏舟移夜壑,华屋落泉台。
雨绋谁为挽,寒笳故作哀。
伤心具瞻地,无复衮衣来。
注释
宥密:宽大而幽深。深黄阁:深色的黄阁。
光辉:光芒。
极上台:最高的殿堂。
藏舟:隐藏船只。
夜壑:深夜的山谷。
华屋:华丽的房屋。
落泉台:落在泉水边的房屋。
雨绋:雨中的丧车。
挽:挽起。
寒笳:寒冷的胡笳。
故作哀:故意发出悲哀的声音。
伤心具瞻地:令人伤心的公众瞻仰之地。
无复:不再有。
衮衣:古代帝王的礼服,此处代指有权势的人。
翻译
宽大的密室深藏黄阁,光芒照耀至最高殿堂。船只似被隐藏在深夜的山谷,华丽的房屋孤独地落在泉水之旁。
凄凉的雨中无人挽起丧车,寒冷的胡笳故意发出悲哀的音调。
这里曾是人们瞻仰的伤心之地,再无身着龙袍的人前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王文恭公(王安石)所写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故去的尊贵人物的深深哀悼之情。首句“宥密深黄阁”描绘了王文恭公生前居于深邃而庄重的黄色阁楼,暗示其地位显赫;“光辉极上台”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崇高威望和影响力。
“藏舟移夜壑”以船被隐没的意象,象征王公的离世,如同船只沉入深渊;“华屋落泉台”则借华丽的房屋比喻其生命的消逝,如同宫殿般宏大的人物归于尘土。“雨绋谁为挽”表达了挽歌无人能唱的凄凉,暗示了人们对他的怀念;“寒笳故作哀”则通过寒风中的悲笳声,渲染出哀伤的氛围。
最后两句“伤心具瞻地,无复衮衣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及众人对失去这样一位备受尊敬的人物的深深悲痛,再也不会有他那身代表权力和尊严的衮衣出现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黄庭坚对故人的敬仰与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