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苍苔古涩自雕疏,谁道中郎笔力馀全文

苍苔古涩自雕疏,谁道中郎笔力馀

出处:《题酸枣驿前碑
唐 · 张祜
苍苔古涩自雕疏,谁道中郎笔力馀
长爱当时遇王粲,每来碑下不关书。

拼音版原文

cāngtáidiāoshūshuídàozhōngláng

chángàidāngshíwángcànměiláibēixiàguānshū

注释

苍苔:古老的青苔。
古涩:古老而粗糙。
自:自然而然地。
雕疏:自然形成的疏疏落落。
中郎:指蔡邕,东汉著名书法家。
笔力:书法技巧。
馀:剩余,这里指遗留的痕迹。
长爱:长久以来喜爱。
当时:指东汉末年。
遇:遇见。
王粲:东汉文学家,与蔡邕有交往。
碑下:指蔡邕的碑刻。
不关书:不是为了读书,而是因为对碑刻的热爱。

翻译

青苔古老而斑驳,自然形成疏疏落落的图案,
谁又能说这是中郎的笔力所剩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题酸枣驿前碑》。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代书法艺术的赞美与怀念,以及他个人对于某个时期、某位朋友的深情留恋。

“苍苔古涩自雕疏”,这里用了比喻手法,通过苍苔(长时间未被打理的荒废草地)的形象来描绘碑文的古老与斑驳。苍苔代表着岁月的痕迹,它覆盖在古旧石碑上,就如同时间留下的印记,显示出碑文已久远而不再被人关注。这句话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把读者带入一个历史悠久、物是人非的情境。

“谁道中郎笔力馀”,诗人质疑有人认为中郎(古代官职名)的书法技艺平庸无奇。这里的“笔力馀”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书法艺术,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书法的鉴赏眼光,也表达了他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崇敬。

“长爱当时遇王粲”,这句话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厚情感。王粲很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道中人,两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有过交集,这段友谊让诗人铭记在心。

“每来碑下不关书”,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碑的喜爱与专注。每当他来到这些古老石碑前,他都全神贯注地欣赏,不再去翻阅其他的书籍。这一行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以及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折射出古代文人对于历史、友情与艺术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