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具一理,皆有极则处
出处:《格斋》
宋 · 李壁
一物具一理,皆有极则处。
索焉而不精,于德何所据。
索焉而不精,于德何所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物:万事万物。具:具有。
一理:一个道理。
极则:极限、准则。
索:探索。
焉:于此。
不精:不精细、不深入。
于德:对于道德。
何所据:依据何处。
翻译
万物都有其道理,都有其极限所在。如果不去深入探究,道德又如何有所依托?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李壁的作品,名为《格斋》。从这短短几句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哲理思考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一物具一理,皆有极则处。” 这两句话表达了一个朴素的哲学观点,即每一样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又各自有其最高境界。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宇宙万物秩序的深刻感悟。
“索焉而不精,于德何所据。”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修身养性方面的自我省察。"索焉而不精"意味着尽管诗人追求道德修养,但却感觉自己并未达到理想中的高度。"于德何所据"则是对自己的道德立足点发问,表达了对内心稳固立足的渴望。
整首诗反映出诗人的哲学思考和个人修养的自我要求,是一篇融合了宇宙观与人生观的深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