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战场春草瘦,戍垒墓烟平全文

战场春草瘦,戍垒墓烟平

出处:《沈州吊古
金末元初 · 王寂
李唐遭百六,边事失经营。
大氏十传世,辽人久弄兵。
战场春草瘦,戍垒墓烟平
今日归皇化,居民自乐生。

鉴赏

这首诗《沈州吊古》由金末元初的诗人王寂所作,通过对沈州历史变迁的回顾,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首联“李唐遭百六,边事失经营”开篇即点明了历史背景,唐朝末年遭遇了多次战乱,边疆事务失去了有效的管理。这里的“百六”借指唐朝末期的动荡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动荡。

颔联“大氏十传世,辽人久弄兵”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时期的状况,大氏(可能指的是统治者或某一势力)历经十代,而辽国的军队则长期在边境活动,暗示了长时间的冲突和不稳定。

颈联“战场春草瘦,戍垒墓烟平”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战场景象。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战场上的草木却显得枯瘦,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同时,“戍垒墓烟平”则暗示了战争带来的死亡和废弃的军事设施,表现了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

尾联“今日归皇化,居民自乐生”则转向了对和平的向往。在经历了长久的战乱之后,人们渴望回归到统一的皇权之下,过上安定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和平的呼唤,也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提醒后人珍惜和平,避免重蹈覆辙。

整体而言,《沈州吊古》通过历史的回顾,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教训的深思。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