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母训不敢坠,母喜开双眉全文

母训不敢坠,母喜开双眉

宋 · 王柏
力疾呼儿语,民方弄潢池。
儿职不可缓,母疾尚可为。
绣衣才出境,萧斧旋芟夷。
百姓得奠枕,归来拜慈帷。
母训不敢坠,母喜开双眉
阴功覃雨露,庆报当期颐。
孟夏草木长,庭萱何遽萎。
平生事俭约,犹有嫔时衣。
熏炉经卷静,不复朝莫披。
西风秋又晚,萸菊思年时。
瞿瞿临祖奠,清血应涟洏。
明朝鹤岩道,旧冢连新悲。

拼音版原文

érmínfāngnònghuángchí

érzhíhuǎnshàngwèi

xiùcáichūjìngxiāoxuánshān

bǎixìngdiànzhěnguīláibàiwéi

xùngǎnzhuìkāishuāngméi

yīngōngqínqìngbàodāng

mèngxiàcǎochángtíngxuānwěi

píngshēngshìjiǎnyuēyóuyǒupínshí

xūnjīngjuànjìngcháo

西fēngqiūyòuwǎnniánshí

líndiànqīngxuèyìngliánér

míngcháoyándàojiùzhǒngliánxīnbēi

注释

潢池:指河边或池塘边,这里代指民间。
儿职:儿子应尽的职责。
绣衣:官员的官服。
萧斧:指农具,这里指清理杂草。
奠枕:安稳入睡。
慈帷:慈祥母亲的居室。
阴功:暗中做的善事,指母亲的美德。
期颐:百岁之期,期待子孙长寿。
遽萎:突然枯萎。
嫔时衣:妃子时代的衣物。
熏炉:烧香的器具。
萸菊:茱萸和菊花,秋季的象征。
涟洏:形容泪水不断。
鹤岩道:可能指某条道路,也可能指归乡之路。
旧冢:旧墓。

翻译

他强忍病痛呼唤儿子,百姓们正在河边嬉戏。
儿子的责任不能耽误,母亲的病尚能尽力照顾。
官员刚离开官署,立刻开始清理杂草。
百姓得以安稳入睡,归来后向慈祥的母亲礼拜。
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母亲的笑容如花盛开。
母亲的阴德如雨露滋润,期待子孙的庆祝和回报。
初夏时节草木茂盛,庭院里的萱草为何突然枯萎。
一生节俭,还有嫔妃时代的衣物留存。
香炉和佛经安静无声,不再早晚翻阅。
秋风又至,想起往年的茱萸菊花。
即将举行祖先的祭奠,心中悲痛泪水涟涟。
明天将去鹤岩道,旧墓旁新增的哀伤更添一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柏所作,名为《马华父母叶氏挽章》。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哀悼之词,诗人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回忆和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

"力疾呼儿语,民方弄潢池。" 这两句开篇就设定了一种急迫而又温馨的情景,父亲在病中急切地呼唤儿子,而人们正忙着修理水池。这不仅描绘了家庭的忙碌和生活的紧迫,也反映出诗人对逝者生前关心家事的深刻记忆。

"儿职不可缓,母疾尚可为。" 这两句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儿女的职责不容迟延,即使母亲有病也要竭尽所能地照顾,这表达了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

接下来的几句“绣衣才出境,萧斧旋芟夷。百姓得奠枕,归来拜慈帷。”则描写了逝者生前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以及人们对其逝世后的哀悼之情。

"母训不敢坠,母喜开双眉。阴功覃雨露,庆报当期颐。孟夏草木长,庭萱何遽萎。平生事俭约,犹有嫔时衣。熏炉经卷静,不复朝莫披。" 这几句则是对逝者生前的品德和教诲的回忆,以及逝者的善行得到了天地的回报。

最后两句“西风秋又晚,萸菊思年时。瞿瞿临祖奠,清血应涟洏。明朝鹤岩道,旧冢连新悲。”则是对逝者的追思和哀悼之情的表达,以及对逝者墓地的描写。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回忆,展现了逝者的善良品质、家庭责任感以及社会贡献,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深切的哀思和怀念之情。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感情的流露,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于先人崇敬和追思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