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打破始信,从前灯是火
出处:《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
宋 · 释怀深
瞿昙学道时,菩提树下坐。
忽尔见明星,漆桶便打破。
才打破始信,从前灯是火。
今人学道不悟道,义路推寻外边讨。
更说从来无悟迷,大似团圞吞却枣。
忽尔见明星,漆桶便打破。
才打破始信,从前灯是火。
今人学道不悟道,义路推寻外边讨。
更说从来无悟迷,大似团圞吞却枣。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公案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悟道的过程和对修行者的启示。诗中以瞿昙(即释迦牟尼佛)为例,说明了在菩提树下静坐冥想,突然间“见明星”,即领悟到真理,打破了心中的“漆桶”——象征着对真理的蒙蔽与束缚。这一瞬间的觉悟,让瞿昙认识到“从前灯是火”,即之前所追求的真理并非虚妄,而是真实存在。
接下来,诗人通过“今人学道不悟道”的对比,指出当前修行者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在外在的义理中寻找答案,而忽视了内心的直接体验。这种外求而非内省的态度,如同“义路推寻外边讨”,比喻为在不必要的地方寻找答案,而忽略了最直接、最本质的真理。
最后,“更说从来无悟迷,大似团圞吞却枣”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悟道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真正的悟道并非虚构或难以理解的概念,而是一个清晰、直接且真实的体验过程,就如同吃掉一个完整的枣子,一目了然,无需复杂的解释或外在的寻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揭示了悟道的本质,鼓励修行者回归内心,直接体验真理,避免陷入形式主义和外在追寻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