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洪忽已过,水色绿可酿
出处:《与梁先、舒焕泛舟,得临酿字,二首 其二》
宋 · 苏轼
老守厌簿书,先生罢函丈。
风流魏晋间,谈笑羲皇上。
河洪忽已过,水色绿可酿。
君无轻此乐,此乐清且放。
风流魏晋间,谈笑羲皇上。
河洪忽已过,水色绿可酿。
君无轻此乐,此乐清且放。
注释
老守:长期担任官职的人。簿书:文书工作。
先生:对教师的尊称。
函丈:古代指讲学或教书的地方。
风流:文采风流,指时代风尚。
羲皇上:伏羲和神农,传说中的远古时代。
河洪:洪水。
过:退去。
水色绿可酿:形容河水清澈,如酒般可供饮用。
轻:忽视。
此乐:这种乐趣。
清且放:清新而自由。
翻译
长久以来我厌倦了文书工作,先生也结束了讲学生涯。在那魏晋风流的时代,轻松交谈仿佛回到了伏羲神农时期。
洪水忽然退去,河水清澈得仿佛可以用来酿酒。
你不要轻易忽视这种乐趣,这快乐清新而自由。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与梁先、舒焕泛舟时得临酿字而作,共有两首。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生活情趣。
"老守厌簿书,先生罢函丈。" 这两句表明诗人已经厌倦了常规的读书写字,而先生则停止了书信往来,这里的“厌”与“罢”都有停顿之意,显示出一种对世俗琐事的超脱。
"风流魏晋间,谈笑羲皇上。" 这两句诗人通过历史时空的穿梭,将自己的情怀与古代贤哲相联系,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自由和文化自信。其中“风流”指的是文化风范,“魏晋间”则是中国历史上以文化繁盛著称的时代,而“谈笑羲皇上”则是形容古人高洁的品行和从容不迫的态度。
"河洪忽已过,水色绿可酿。"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河水泛滥之后渐趋平静,水色变得清澈,可以酿酒。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示了一种生活态度,即在动荡不安后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君无轻此乐,此乐清且放。" 最后的两句诗人劝慰读者不要轻视这种简单而纯净的快乐,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享受。这“清”字与“放”字,恰好概括了诗中流露出的超然物外之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