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不惊焦处士,山云常护鲁灵光
出处:《瑞室诗为四明薛子熙赋》
明 · 欧大任
明经旧署郑公乡,南渡衣冠岁月长。
野火不惊焦处士,山云常护鲁灵光。
藤交瀑下窗犹暗,菊散霜前径未荒。
奇字祇今邻禹穴,高楼还儗并梅梁。
野火不惊焦处士,山云常护鲁灵光。
藤交瀑下窗犹暗,菊散霜前径未荒。
奇字祇今邻禹穴,高楼还儗并梅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郑公乡的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坚守。首联“明经旧署郑公乡,南渡衣冠岁月长”点明了地点与时间的跨度,郑公乡作为文化传承之地,经历了南渡衣冠的漫长岁月。接着,“野火不惊焦处士,山云常护鲁灵光”两句运用典故,以野火不惊焦处士(焦仲卿)和山云保护鲁灵光(孔子庙)的形象,象征着文化的坚韧与守护。后半部分“藤交瀑下窗犹暗,菊散霜前径未荒”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幽静与生机,藤蔓交织瀑布之下,光线似乎昏暗,但菊花在霜前依然绽放,路径未被荒芜,寓意着生命力的顽强。最后,“奇字祇今邻禹穴,高楼还儗并梅梁”则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敬仰与对现代建筑的赞美,奇字(奇异的文字或符号)与禹穴(大禹治水的遗迹)相映成趣,高楼与梅花梁(梅花装饰的屋梁)并列,展现了古今文化的交融与传承。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历史典故,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