敩学贵知新,不尽世师模
出处:《赠大司成吕泾野先生之京诗》
明 · 湛若水
揽辔即长途,立马凤城隅。
踟躇问赠言,赠言足闻欤。
吾闻虚受人,所以实若虚。
君看大海水,万壑皆争趋。
又看大空广,万物皆含敷。
大禹拜昌言,舜善与人俱。
夫子三人行,商也亦起予。
我生之初似太虚,我生之后形骸拘。
昔为天上云,今为井中鱼。
圣途万里远,君乘千里驹。
追风与逐电,淩厉信所如。
璧水照心圆,皋比拥高居。
三千青衿子,六馆春风初。
岂无起予者,温故维新图。
敩学贵知新,不尽世师模。
踟躇问赠言,赠言足闻欤。
吾闻虚受人,所以实若虚。
君看大海水,万壑皆争趋。
又看大空广,万物皆含敷。
大禹拜昌言,舜善与人俱。
夫子三人行,商也亦起予。
我生之初似太虚,我生之后形骸拘。
昔为天上云,今为井中鱼。
圣途万里远,君乘千里驹。
追风与逐电,淩厉信所如。
璧水照心圆,皋比拥高居。
三千青衿子,六馆春风初。
岂无起予者,温故维新图。
敩学贵知新,不尽世师模。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赠给大司成吕泾野先生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吕先生的敬仰和对他即将赴京任职的期许。诗人以长途启程为引,描述了吕先生在京城的重要位置,如同凤凰城的一角。他询问赠言,希望赠言能给予深刻的启示。
诗中提到“虚受人,所以实若虚”,意指吕先生应具备谦虚接受他人智慧的品质,这样才能不断充实自己。诗人以大海和虚空为喻,强调吕先生应有包容万象的胸怀,如同大禹听取有益的建议,舜帝善于与人合作。孔子弟子中,颜回能启发老师,诗人借此鼓励吕先生也能激发他人的成长。
诗人感慨自身从自由无拘的状态到现实生活的转变,比喻自己过去如天上的云,现在却如井底之鱼,暗示吕先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祝愿吕先生乘坐千里马,追求卓越,如风驰电掣般迅速进步。吕先生的居处如璧水照心,象征其高尚品德,而众多学子如春风中的青衿,期待他的教诲。
最后,诗人表达出对教育的重视,认为学习贵在创新,不应仅限于旧有的模式,吕先生应以温故知新的态度,引领学生不断前进。整首诗充满了对吕先生的赞美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体现了湛若水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