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初度影娥池,曙色稍侵鸣玉洞
出处:《以冻合玉楼寒起粟分韵得冻字》
元末明初 · 顾瑛
积雪未消春意动,千里登临游目纵。
月明初度影娥池,曙色稍侵鸣玉洞。
佳人象管怯初寒,银瓶梅萼犹含冻。
白发休嫌舞袖长,张灯夜促飞觞送。
月明初度影娥池,曙色稍侵鸣玉洞。
佳人象管怯初寒,银瓶梅萼犹含冻。
白发休嫌舞袖长,张灯夜促飞觞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的景象与情感。首句“积雪未消春意动”巧妙地将冬的残余与春的萌动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自然界的过渡之美。接着,“千里登临游目纵”则表达了诗人远足观赏的自由与畅快,仿佛在广阔的天地间尽情释放心灵。
“月明初度影娥池,曙色稍侵鸣玉洞”两句,通过月光与晨曦的交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希望的氛围。影娥池与鸣玉洞的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佳人象管怯初寒,银瓶梅萼犹含冻”则转向对人物的细腻刻画。佳人手持象牙管,面对初春的寒冷略显犹豫,银瓶中的梅花还带着冬日的冰霜,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季节变换对人的影响,也反映了诗人对女性美的温柔关注。
最后,“白发休嫌舞袖长,张灯夜促飞觞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便年华已逝,白发苍苍,依然能以舞蹈的姿态拥抱生活,夜晚点亮灯火,举杯畅饮,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