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门当濑水潮常早,路绕方山客到稀全文

门当濑水潮常早,路绕方山客到稀

明 · 徐熥
一榻茅茨倚翠微,暂将生计托渔矶。
门当濑水潮常早,路绕方山客到稀
窗外竹声喧午枕,庭前花片点春衣。
与君相见即相别,月落江头未忍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访友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淡泊宁静的田园气息。首联“一榻茅茨倚翠微,暂将生计托渔矶”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访者栖身于自然之中的场景,一榻茅屋,倚靠在青翠的山峦之中,仿佛是暂时将生活寄托在这片宁静的渔矶之上。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透露出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向往。

颔联“门当濑水潮常早,路绕方山客到稀”进一步展现了环境的幽静与访客的稀少,门前的濑水潮起潮落,似乎有着自己的规律,而绕过方山的道路,来访的客人更是寥寥无几,这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主人与外界的疏离,以及访者对这份宁静生活的珍惜和向往。

颈联“窗外竹声喧午枕,庭前花片点春衣”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窗外竹叶沙沙作响,似乎在为午睡的人伴奏,庭前的花朵轻轻飘落,点缀着访者的春衣,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

尾联“与君相见即相别,月落江头未忍归”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短暂与不舍。与朋友相见后,却又要匆匆分别,直到月亮落下江头,诗人仍不忍离去,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