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轩有馀地,草木当夏盛
君今住世网,于此已自信。
僧居隔长溪,屋古柱础润。
不知市声远,但觉山色近。
开轩有馀地,草木当夏盛。
一身船转头,万事灯落烬。
譬如痒在体,搔抑吾已认。
青山故在眼,已绝对闭吝。
悠然有遐想,此语君所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居住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之中,与世俗世界保持着距离,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生活的环境与心境。
首句“嚣尘等山林”,以“嚣尘”对比“山林”,突出了僧人选择远离尘世喧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此理久未尽”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深思与认同,暗示了这种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探索和实践的。
“君今住世网,于此已自信。”诗人直接点明了僧人的身份,并对其坚定的信念表示了肯定。接着,“僧居隔长溪,屋古柱础润。”描绘了僧人居住环境的古朴与自然之美,长溪潺潺,古屋柱础湿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不知市声远,但觉山色近。”进一步强调了僧人与外界的隔绝,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市声远去,山色近在眼前,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僧人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宁静。
“开轩有馀地,草木当夏盛。”描述了僧人居住空间的宽敞与自然环境的繁茂,草木葱茏,生机勃勃,与之前的环境描写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自然与僧人生活之间的和谐关系。
“一身船转头,万事灯落烬。”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僧人的一生比作船只航行,万事如同灯火燃尽,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僧人超脱世俗、专注于内心修行的赞美。
“譬如痒在体,搔抑吾已认。”这里以身体的痒痛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僧人对于内心需求的深刻理解与自我调适,即通过内心的平静来应对生活的困扰。
“青山故在眼,已绝对闭吝。”青山依旧在眼前,但僧人的心境已经超越了对物质的贪恋,达到了一种绝对的满足和平静。
最后,“悠然有遐想,此语君所印。”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向往与共鸣,认为僧人的话语给予了他深刻的启示,使他产生了更深远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统一,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