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残那可续,续得转悠哉
出处:《发乌山入溧水县中山驿》
宋 · 杨万里
雨脚依山见,风头触树回。
泥深行不去,轿兀睡还来。
栩栩情微适,喧喧眼竟开。
梦残那可续,续得转悠哉。
泥深行不去,轿兀睡还来。
栩栩情微适,喧喧眼竟开。
梦残那可续,续得转悠哉。
注释
雨脚:形容雨滴连续不断地落下。依山:沿着山坡。
风头:风的前锋或尖端。
触树:吹拂树木。
兀:孤独,独自。
喧喧:嘈杂,喧闹。
梦残:梦中断裂。
悠哉:悠闲自在。
翻译
雨点沿着山势落下,风头吹过树枝后折回。道路泥泞难以行走,坐轿的人困倦中醒来。
心情渐渐舒畅,眼睛也从喧闹中恢复清醒。
梦境虽断,却难以续接,一旦续上反而更显悠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天行走的场景和心境。"雨脚依山见,风头触树回"表现了雨水随着山势蜿蜒流淌,风吹过树梢发出回响的声音,这两句勾勒出了一个湿润而又有些许萧瑟的自然环境。
"泥深行不去,轿兀睡还来"则写出诗人因为道路泥泞无法前进,只好在轿中打盹休息。这里通过对泥泞和睡意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因雨而产生的怠惰情绪。
接下来的"栩栩情微适,喧喧眼竟开"中的"栩栩"和"喧喧"都是拟声词,用以形容自然界在雨中所发出的声音。诗人通过这些声音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心境的微妙变化,从而达到一种情感上的适意。
最后两句"梦残那可续,续得转悠哉"则是诗人从睡梦中醒来,对于梦境的留恋和对现实中的行走生活的无奈。这里的"续"字,可解为继续,也可理解为延续,表明了诗人希望能够再次拥有那份恬适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雨天景象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让读者得以感受到那种在雨中徜徉时所特有的恬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