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萧萧雨更风,秋来兴味与谁同
出处:《夜分和郑小山韵 其二》
宋 · 李曾伯
塞上萧萧雨更风,秋来兴味与谁同。
短檠聊和灯前句,长槊休誇马上功。
挽二石弓陪一校,操方寸管较诸公。
到头等是为形役,尽付掀髯一笑中。
短檠聊和灯前句,长槊休誇马上功。
挽二石弓陪一校,操方寸管较诸公。
到头等是为形役,尽付掀髯一笑中。
翻译
边塞上风雨交加,秋天的兴致又能与谁共享。在昏暗的灯光下,暂且以诗词应和,不再夸耀马上的战功。
即使拉起两石重的弓箭,手持小小的笔管,也比不上大家的豪迈。
到最后,都是被生活琐事牵累,一切尽在掀须一笑中消解。
注释
塞上:边塞。萧萧:形容风雨声。
兴味:兴趣,兴致。
短檠:短小的灯架,代指简陋的读书环境。
槊:古代的一种长柄武器。
挽:拉。
校:古代军队中的单位。
方寸管:笔管,借指写作。
形役:身体和精神的劳累。
掀髯:形容大笑时面部肌肉上扬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士的孤独与坚守。"塞上萧萧雨更风,秋来兴味与谁同"展现了边关的萧瑟景象和将士的孤独心境,秋天来临,却无人可共享这份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短檠聊和灯前句,长槊休誇马上功"则透露出边塞生活的艰苦与紧张,将士们即使在夜晚也难以放松,一刻不忘战备之事。而"挽二石弓陪一校,操方寸管较诸公"进一步强调了将士们严格的训练和武装状态,每个人都必须精通武艺。
最后两句"到头等是为形役,尽付掀髯一笑中"表达了将士对待命运的豁达态度,即便是在最艰苦的情况下,也能以一笑置之,这种豁然超脱的精神状态充分体现了古代军人的豪迈与忠诚。
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生活的严酷和将士们的坚守,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悲欢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