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名金玉质,文采凤凰翎
出处:《送李举人克明任教职》
元 · 郑元祐
职教同时雨,郎官等列星。
吴区都水监,闽国道山亭。
两地头逾白,诸公眼为青。
身名金玉质,文采凤凰翎。
鼓枻辞江郡,携书入汉廷。
河山秋肃肃,宫阙晓冥冥。
夜月鸿遵渚,秋风马在坰。
李峤初梦笔,刘向老传经。
朴棫材千尺,菁莪翠一庭。
天边期中鹄,囊底任枯萤。
归路梅花发,长歌为子听。
吴区都水监,闽国道山亭。
两地头逾白,诸公眼为青。
身名金玉质,文采凤凰翎。
鼓枻辞江郡,携书入汉廷。
河山秋肃肃,宫阙晓冥冥。
夜月鸿遵渚,秋风马在坰。
李峤初梦笔,刘向老传经。
朴棫材千尺,菁莪翠一庭。
天边期中鹄,囊底任枯萤。
归路梅花发,长歌为子听。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元祐为友人李举人克明任教职而作的送别诗。诗中以“职教同时雨”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教育如春雨般滋润学子的场景,将李举人比作郎官之星,暗示其才华出众。接着描述了他在吴区和闽地任职的经历,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福。
诗中“两地头逾白,诸公眼为青”暗指李举人虽年事已高,但学问深厚,受到同僚们的尊重。“身名金玉质,文采凤凰翎”赞美了他的品格和才情,如同珍贵的金玉和凤凰之羽。
“鼓枻辞江郡,携书入汉廷”描绘了他辞去地方职务,带着知识和理想进入朝廷的情景。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京城的肃穆与宏大,以及李举人在其中的孤独与期待。
“夜月鸿遵渚,秋风马在坰”运用意象,寓言李举人如鸿雁般志向高远,马在野外的形象则象征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提及李峤和刘向两位历史人物,寄寓对他传承学问的期望。
“朴棫材千尺,菁莪翠一庭”比喻人才辈出,李举人如同千尺大树,将在教育的庭院中茁壮成长。最后,“归路梅花发,长歌为子听”以梅花开放象征春天的到来,寓意李举人的仕途将如梅花般傲霜绽放,诗人深情地承诺,无论何时何地,都将倾听他的歌声和成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李举人的赞美和鼓励,也寄托了对教育事业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