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本无心,造物谁实主
出处:《入夏初晴》
宋 · 何梦桂
屏翳盗天权,丰隆据天宇。
沴阴抗六阳,入夏苦旬雨。
炼石无娲皇,天漏谁与补。
羲和驾赤轮,倏睹朝旭吐。
泥虫起踯躅,淖羽鼓掀舞。
倚杖拟郊行,脱屣始出户。
喜气薄林峦,生意溢蘅杜。
天公本无心,造物谁实主。
今昔倏变化,阴晴孰吹煦。
我欲叫苍苍,叩阍挝天鼓。
苍生在巅崖,何时脱辛苦。
沴阴抗六阳,入夏苦旬雨。
炼石无娲皇,天漏谁与补。
羲和驾赤轮,倏睹朝旭吐。
泥虫起踯躅,淖羽鼓掀舞。
倚杖拟郊行,脱屣始出户。
喜气薄林峦,生意溢蘅杜。
天公本无心,造物谁实主。
今昔倏变化,阴晴孰吹煦。
我欲叫苍苍,叩阍挝天鼓。
苍生在巅崖,何时脱辛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屏翳:神话中的云神。丰隆:雷神。
据:占据。
沴阴:恶劣的阴气。
旬雨:连续十日的雨。
炼石:神话中女娲补天的石头。
娲皇:女娲。
天漏:比喻天上的漏洞。
羲和:太阳神。
赤轮:红色的太阳。
倏睹:突然看见。
泥虫:泥土中的小虫。
淖羽:湿羽毛。
倚杖:拄杖。
郊行:郊游。
脱屣:脱下鞋子。
薄:弥漫。
生意:生机。
溢:充满。
造物:创造万物。
实主:真正的主宰。
倏变化:快速变化。
吹煦:吹拂照耀。
苍苍:形容天空广大。
叩阍:敲击天门。
挝天鼓:敲击天鼓。
苍生:百姓。
巅崖:艰难困苦的境地。
翻译
屏翳窃取了天的权柄,丰隆占据着天空。恶劣的阴气对抗着六种阳气,夏天苦于连续十日的降雨。
没有女娲炼石来修补天漏,谁能修复这漏洞呢?
羲和驾驭着红色的太阳车,突然看见朝阳升起。
泥中的虫子挣扎着爬行,湿羽振动着欢腾起舞。
我倚杖想要去郊外散步,才刚出门就感到欢喜。
欢喜的气息弥漫在山林间,生机盎然充满杜蘅丛。
天公本无心,万物创造者究竟是谁呢?
今昔变化快速,阴晴交替由谁吹拂照耀?
我想对着苍穹呐喊,敲击天门以唤醒上天的注意。
百姓生活在艰难之中,何时才能摆脱困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思。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变化无常的观察,以及对生命苦难与求解脱的思考。
“屏翳盗天权,丰隆据天宇”开篇便描绘了一幅强烈的天象图景,“沴阴抗六阳,入夏苦旬雨”则继续展现了夏日骤降暴雨的情形。这些句子通过对自然界力量的描述,表现出诗人对于天地造化之神秘与不可预测性的敬畏。
“炼石无娲皇,天漏谁与补”一句,则是借用古代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即女娲补天的故事),来表达对自然界缺陷与修复的好奇和困惑。接着,“羲和驾赤轮,倏睹朝旭吐”则描绘了太阳出没之景象,显示了诗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观察。
“泥虫起踯躅,淖羽鼓掀舞”一句,用虫类动物的活跃场面,表现出生命力与生长的旺盛。然而,“倚杖拟郊行,脱屣始出户”则转而描述了诗人自己准备外出的情景,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味。
“喜气薄林峦,生意溢蘅杜”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中生命萌发的欣赏和赞美。而“天公本无心,造物谁实主”则是诗人对于自然宇宙之主宰的深刻疑问。
“今昔倏变化,阴晴孰吹煦”一句,再次强调了自然界变化莫测的特性。最终,“我欲叫苍苍,叩阍挝天鼓”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宇宙以及自然力量的呼唤和探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与宇宙之谜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既敬畏自然又向往超脱尘世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