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仰山弟,从他来意孤
出处:《送印上人朝五台》
明 · 王世贞
僧朝五台去,毛孔皆文殊。
及乎五台返,文殊为有无。
清凉即烦恼,欲界是仙都。
吾爱仰山弟,从他来意孤。
及乎五台返,文殊为有无。
清凉即烦恼,欲界是仙都。
吾爱仰山弟,从他来意孤。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送印上人朝五台》。诗中以送别僧人印上人前往五台山修行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佛教思想与自然景观的描绘。
首句“僧朝五台去,毛孔皆文殊”,开篇即点明僧人前往五台山的目的,同时也暗喻了文殊菩萨的智慧遍布于僧人的身心,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觉醒与提升。接下来,“及乎五台返,文殊为有无”两句,通过僧人往返五台山的经历,表达了对文殊菩萨存在与否的思考,暗示了修行过程中的自我认知与心灵净化。
“清凉即烦恼,欲界是仙都”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清凉的五台山与充满欲望的人间世界相对比,指出在修行过程中,烦恼与清凉并存,而真正的仙境(理想境界)存在于内心深处,而非外在的物质世界。这种观点体现了佛教中关于解脱与内在修行的深刻哲理。
最后,“吾爱仰山弟,从他来意孤”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印上人独自修行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与孤独的感慨。通过这句,诗人不仅展现了对僧侣生活的理解与尊重,也反映了个人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修行的过程与感悟,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佛教哲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修行以及友情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