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见金葩开大国,悲传玉树锁佳城
出处:《越国郑夫人挽词二首 其二》
宋 · 孙觌
旧德遗忠在禁庭,天教华发看升平。
两朝偃革从今日,百口同袍共此生。
喜见金葩开大国,悲传玉树锁佳城。
魌头直指西州路,猎猎秋风载一旌。
两朝偃革从今日,百口同袍共此生。
喜见金葩开大国,悲传玉树锁佳城。
魌头直指西州路,猎猎秋风载一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为悼念越国郑夫人的作品,通过“挽词”这一形式,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缅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郑夫人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逝世的悲痛之情。
首句“旧德遗忠在禁庭”,点明郑夫人过去在宫廷中的美德与忠诚,暗示她曾是宫廷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德行与忠诚被人们铭记。接下来,“天教华发看升平”一句,表达了对郑夫人年老时仍能见证国家繁荣景象的感慨,体现了对她晚年生活的肯定与敬仰。
“两朝偃革从今日”一句,意味着郑夫人见证了两个朝代的和平与安宁,而“百口同袍共此生”则强调了她与众多家族成员共同度过的岁月,表现了家族的团结与和谐。
“喜见金葩开大国”描绘了郑夫人逝世后,国家依然繁荣昌盛的景象,以“金葩”象征国家的兴盛,表达了对郑夫人逝世后国家依然繁荣的欣慰之情。“悲传玉树锁佳城”则通过“玉树”与“佳城”的对比,表达了对郑夫人逝世的悲痛之情,同时“锁”字形象地描绘了佳城的封闭与静谧,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
最后,“魌头直指西州路,猎猎秋风载一旌”两句,通过描述郑夫人灵柩前往西州的场景,以及沿途秋风猎猎、旌旗飘扬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哀悼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郑夫人灵魂的祝愿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郑夫人生前美德的赞美、逝世后的哀思以及对国家繁荣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