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二作虽类俳,颇见壮士胸全文

二作虽类俳,颇见壮士胸

宋 · 黄庭坚
子云赋逐贫,退之文送穷。
二作虽类俳,颇见壮士胸
晁子问行津,欲济无山穷。
著书蓬蒿底,端有古人风。

注释

子云:指扬雄,西汉辞赋家。
赋逐贫:以文章描绘或讽刺贫困。
退之:指韩愈,唐代文学家。
文送穷:用文章表达对贫困的超越或寄托。
俳:诙谐、滑稽。
壮士胸:豪迈的胸怀。
晁子:未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行津:行走于渡口。
济:渡过。
山穷:比喻困境或无路可走。
著书:写作书籍。
蓬蒿:野草,形容环境简陋。
古人风:古代贤人的风范。

翻译

子云的文章追逐贫穷,韩退之的文笔则送走困苦。
他们的两部作品虽然类似诙谐,却显露出壮志豪情。
晁子询问渡口的道路,想要渡过却无路可寻。
他在荒草丛中著书立说,确实展现出古人的风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寄晁元忠十首》中的第二首。诗中,黄庭坚以西汉扬雄(字子云)和唐代韩愈(字退之)两位文学家的典故开篇,赞扬他们面对贫困或困境时,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我,即使作品带有幽默成分,也能展现出坚韧不屈的豪迈气概。接着,诗人提到晁元忠询问渡过难关的方法,暗示晁子正面临困境,但黄庭坚鼓励他在艰难环境中仍要像古人那样坚持著述,寓居简陋之处也自有高尚的文人风范。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慰藉与激励,以及对文人士节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