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舒州来,触目叹荒棘
出处:《出北门记所见二首 其二》
宋 · 赵蕃
我行舒州来,触目叹荒棘。
今经北门道,麻麦殊翳密。
乃知人力愆,地固有遗殖。
安得遍厥耕,疲羸当少息。
今经北门道,麻麦殊翳密。
乃知人力愆,地固有遗殖。
安得遍厥耕,疲羸当少息。
注释
我:主语,指代说话者。舒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安徽省。
荒棘:形容荒芜且杂草丛生。
今:现在。
北门:城市或区域的北门。
麻麦:泛指农作物,如麻和小麦。
殊翳密:茂盛密集。
人力:人的力量。
愆:欠缺,不足。
遗殖:剩余的生长力或未被充分利用的土地资源。
厥:其,指代土地。
疲羸:疲惫无力。
少息:稍微休息。
翻译
我从舒州而来,沿途见到的景象令我感叹荒凉荆棘丛生。如今经过北门道路,只见麦子和麻类作物繁茂密集。
这才明白人力量有限,土地本就有剩余的潜力。
如何能让每个人都参与耕作,疲惫的人也应稍作休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出北门记所见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从舒州出发,沿途所见景象让他深感荒凉,路边的荆棘丛生,唯有零星的麻麦点缀,显得稀疏而密集。他由此反思,认识到人力量有限,土地仍有未被充分利用的部分。他期盼人们能普遍进行耕耘,让疲惫的农夫得以稍事休息。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状况的关注和对劳动者辛劳的同情,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