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守宫门燎,鸡传徼署更
建春天上斗,不夜海边城。
佛火依山出,星榆夹道明。
清尘随汉跸,紫气护轩营。
皓月楼前近,鲜风仗里经。
烟云供瑞色,箫鼓献欢声。
梵宇千花落,祠光众雉惊。
宸仪收宝扇,台座冠朝缨。
客守宫门燎,鸡传徼署更。
皇杯频瞩劝,应为泰阶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帝阙:皇宫大门。金狄:金色神兽。
仙舆:神仙乘坐的车辆。
玉京:道教中的天宫。
佛火:佛光。
星榆:星辉映照的榆树。
汉跸:皇帝的车驾。
紫气:古代认为吉祥的紫色云气。
皓月:明亮的月亮。
梵宇:寺庙。
祠光:神祠的光芒。
宸仪:皇帝的仪态。
泰阶:古代象征国家稳定的阶梯。
翻译
皇宫大门开启,金色神兽守卫,仙车从天而降,驶向玉京仙境。春天的庆典在天上举行,不夜的海滨城市灯火通明。
佛光映照山川,路边的榆树星辉闪烁。
清风拂过皇帝的车驾,紫气环绕宫殿周围。
皓月明亮照耀楼阁,清风轻拂仪仗队伍。
祥云呈现瑞彩,乐鼓奏出欢快的旋律。
寺庙花落如雨,神祠的光芒令飞鸟惊动。
皇帝收起珍贵的扇子,高坐在朝堂之上。
守卫宫门的官员点燃火炬,更替的鸡鸣报时。
皇帝频频举杯劝酒,应是天下安宁,国泰民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通过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当时皇宫的壮丽景象和隆重气氛。
“帝阙开金狄,仙舆下玉京”两句开篇,以宏伟的画面引入,描绘帝王威严的宫殿与神秘的车驾,这里的“帝阙”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而“仙舆”则是传说中神仙乘坐的车辆。
接下来的“建春天上斗,不夜海边城”两句,通过对比春天星空和不夜的边关城市,表现了宴会时日夜相连、灯火通明的情景。
“佛火依山出,星榆夹道明”中,“佛火”指的是古代一种用于照明的火炬,而“星榆”则是指路旁的树木,这两句描绘了宴会举行时夜晚的光线效果。
“清尘随汉跸,紫气护轩营”两句则表现了皇帝出行时清净无尘,以及围绕着皇宫的祥瑞之气。
“皓月楼前近,鲜风仗里经”中,“皓月”形容明亮如同皎洁之月,而“鲜风”则是指和煦宜人的微风,这两句描写宴会场所的美好环境。
“烟云供瑞色,箫鼓献欢声”则通过对比烟云与箫鼓的音响,传达了宴会中祥瑞之气和热烈的情绪。
“梵宇千花落,祠光众雉惊”两句,通过描写佛寺中的花瓣纷飞,以及神灵庙宇中的光芒与众多的翎羽装饰,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隆重气氛。
“宸仪收宝扇,台座冠朝缨”则是对皇帝举止和服饰的描绘,以此彰显其威严与庄重。
最后,“客守宫门燎,鸡传徼署更”两句,则透露出宴会结束后的夜深人静以及巡逻警卫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手法,将皇家盛宴的各个方面都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作者宋庠在文学上的高超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