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夫授催刀尺,又听西风一片砧
出处:《燕京中秋十五首》
明 · 邓云霄
斗挂城头夜漏深,疏桐澹澹月移阴。
横塘迥对双珠定,阿阁斜衔半壁沉。
霜露不凋青桂影,海天长系素娥心。
寒衣夫授催刀尺,又听西风一片砧。
横塘迥对双珠定,阿阁斜衔半壁沉。
霜露不凋青桂影,海天长系素娥心。
寒衣夫授催刀尺,又听西风一片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京城燕京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深沉的思乡之情。
首句“斗挂城头夜漏深”,以斗星高悬城头,夜色已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夜晚景象。接着,“疏桐澹澹月移阴”一句,通过疏落的梧桐树与移动的月影,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
“横塘迥对双珠定,阿阁斜衔半壁沉”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横塘与阿阁(宫殿)比作明珠与半壁,生动地描绘了月光下景物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皇宫的庄严与神秘。
“霜露不凋青桂影,海天长系素娥心”则表达了对月亮(素娥,即嫦娥)的赞美,即使霜露降临,也未能使青桂的影子凋零,象征着月亮永恒不变的光辉与魅力。同时,也将月亮的心比作海天,寓意其广阔无垠,深邃难测。
最后,“寒衣夫授催刀尺,又听西风一片砧”两句,转而描写民间的情景。在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冬的衣物,忙碌的剪裁声与捣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西风中传来的一片砧声,既是对劳动场景的描绘,也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秋之夜京城的美丽景色与人间的温情,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有对亲情、友情的深切怀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