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于世秋偏冷,有意寻僧梦独浓
出处:《秋日喜袁特丘刘同庵过访》
明 · 释函是
门无分水绕长松,亦枉高轩林下逢。
竹院风高先见雁,经台日午不闻钟。
无心于世秋偏冷,有意寻僧梦独浓。
相对秖应閒着眼,百年踪迹问云峰。
竹院风高先见雁,经台日午不闻钟。
无心于世秋偏冷,有意寻僧梦独浓。
相对秖应閒着眼,百年踪迹问云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的一次特别会面,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首联“门无分水绕长松,亦枉高轩林下逢”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清幽的环境,暗示来访者虽尊贵却并未带来喧嚣,反而增添了这份静谧的美感。接着,“竹院风高先见雁,经台日午不闻钟”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对比,展现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大雁在高风中飞翔,经台在正午时分却未闻钟声,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无心于世秋偏冷,有意寻僧梦独浓”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即使是在寒冷的秋天,也因内心的平静而感到温暖。最后,“相对秖应閒着眼,百年踪迹问云峰”以一种超脱的姿态,表达了与友人相会时的闲适心情,以及对人生旅程的深思,似乎在询问着未来岁月的足迹,是否能如云一般自由飘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禅宗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充满了诗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