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英雄无私雠,燕秦终不和全文

英雄无私雠,燕秦终不和

出处:《燕市篇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日月忽不淹,功名行蹉跎。
神怒色不变,吾何如荆轲。
名随朝露晞,体与蜉蝣化。
嗟尔世上人,悠悠一何多。
驱车临幽州,褰裳涉滹沱。
渐离为击筑,田光和悲歌。
四顾莽无人,泪下随风沙。
英雄无私雠,燕秦终不和
持此七尺身,为君湛太阿。

鉴赏

这首诗《燕市篇》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其内容深沉,情感激昂,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先,诗中“日月忽不淹,功名行蹉跎”两句,以日月的短暂比喻人生的短暂,功名的易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功名虚幻的感慨。接着,“神怒色不变,吾何如荆轲”一句,借荆轲的故事,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定与勇气,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名随朝露晞,体与蜉蝣化”则进一步描绘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如同朝露般易逝,如同蜉蝣般短暂存在,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在于精神的永恒,而非物质的累积。

“嗟尔世上人,悠悠一何多”一句,是对世人的感叹,表达了对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时忽视生命本质的忧虑,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后半部分“驱车临幽州,褰裳涉滹沱”描绘了诗人前往幽州的情景,充满了壮志豪情。接下来的“渐离为击筑,田光和悲歌”引用了历史典故,表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共鸣,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四顾莽无人,泪下随风沙”一句,通过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最后,“英雄无私雠,燕秦终不和。持此七尺身,为君湛太阿”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主义的向往,以及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抉择,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为理想而奋斗。

整体而言,《燕市篇》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对人生的独到见解,还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