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极三农俱合爪,争扶百拜各抛筇
出处:《酬沈仲归 其二》
宋 · 许及之
田家渴雨望云峰,掣电驱雷起蛰龙。
喜极三农俱合爪,争扶百拜各抛筇。
先生不用愁经笥,老子惟须办饮钟。
换韵题诗应有句,何人起舞为予容。
喜极三农俱合爪,争扶百拜各抛筇。
先生不用愁经笥,老子惟须办饮钟。
换韵题诗应有句,何人起舞为予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在干旱时节对雨水的渴望与期盼,以及他们对即将到来的雨水的喜悦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们在自然现象面前的朴素情感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首联“田家渴雨望云峰,掣电驱雷起蛰龙”生动地刻画了农人在干旱中对雨水的热切期盼。他们仰望云峰,期待着乌云带来甘霖;电闪雷鸣间,仿佛唤醒了冬眠的龙,预示着雨水即将降临。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现象人格化,赋予了生命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颔联“喜极三农俱合爪,争扶百拜各抛筇”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得知雨水即将来临后的欢欣鼓舞。他们三五成群,手拉手,脸上洋溢着笑容,纷纷跪拜,表达对雨水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合爪”、“百拜”形象地表现了农民们的虔诚与喜悦,而“抛筇”则体现了他们在庆祝时的轻松与自由。
颈联“先生不用愁经笥,老子惟须办饮钟”转而表达了对读书人的关怀。诗人认为,对于那些埋头于书本的学者来说,此时不必忧虑学问的积累,而是应该放下书卷,享受生活,与朋友共享美酒佳肴。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愉悦的生活态度。
尾联“换韵题诗应有句,何人起舞为予容”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示自己愿意以诗会友,期待有人能起舞助兴,共同分享这份欢乐。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希望与他人交流、共享快乐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农人在干旱季节对雨水的渴望、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与尊重,以及对艺术和友谊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