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乎嗟乎彼县吏,剥肤椎髓民将死
出处:《彼县吏》
宋 · 石介
嗟乎嗟乎彼县吏,剥肤椎髓民将死。
夏取麦兮秋取粟,笞匹红兮杖匹紫。
酒臭瓮兮肉烂床,马馀粱兮犬馀饩。
雀腹鼠肠容几何,虎噬狼贪胡无已。
夏取麦兮秋取粟,笞匹红兮杖匹紫。
酒臭瓮兮肉烂床,马馀粱兮犬馀饩。
雀腹鼠肠容几何,虎噬狼贪胡无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县吏:指地方官员。剥肤椎髓:比喻榨取百姓的全部财富。
民将死:形容人民生活困苦,濒临死亡。
笞:鞭打。
匹红:染成红色的鞭子。
杖:棍棒。
匹紫:染成紫色的棍棒。
酒臭瓮:形容酒糟存放时间长而发臭。
肉烂床:形容食物腐败。
雀腹鼠肠:比喻贫民极其贫困。
胡无已:怎么也满足不了,形容贪婪无度。
翻译
唉呀唉呀那些县里的官吏,剥削百姓如同刮骨挖髓,人民生活即将走向死亡。夏天征收麦子秋天征收谷物,鞭打百姓直到皮开肉绽,棍棒染成红色和紫色。
酒坛散发出恶臭,肉在床铺上腐烂,马有剩余的粮食,狗有剩余的食物。
麻雀和老鼠的肚子能装多少,老虎和狼贪婪无度何时是尽头。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县吏盘剥百姓、民不聊生的描绘,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诗人运用夸张和隐喻的手法,将县吏比作贪婪无厌的猛兽,揭示其凶狠与残酷。每一句都充满着强烈的情感和鲜明的形象,如“剥肤椎髓”、“雀腹鼠肠容几何”等,都是对县吏暴行的生动描绘。
诗中的“夏取麦兮秋取粟”,点出了县吏无时不刻地搜刮民财的残酷行为。"酒臭瓮兮肉烂床"则表现了他们奢侈腐化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马馀粱兮犬馀饩”、“雀腹鼠肠容几何”等句子通过动物的形象,强调县吏贪婪成性的特点。尤其是“虎噬狼贪胡无已”,将他们比喻为虎狼,更显得凶残而不择手段。
整首诗语言激烈,情感浓郁,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强烈不满。通过这样的艺术再现,不仅揭示了县吏的贪官本质,也映照出了人民的痛苦处境,从而达到控诉时弊、寄寓深意的鉴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