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代昌文化,无人叹陆沈
出处:《送季庸奉祠归里》
宋 · 萧元之
昭代昌文化,无人叹陆沈。
诸公自才杰,吾道正山林。
紫盖三年绿,沧波万里心。
长安岂无路,尘起污瑶簪。
诸公自才杰,吾道正山林。
紫盖三年绿,沧波万里心。
长安岂无路,尘起污瑶簪。
注释
昭代:新时代。昌:繁荣。
文化:文化。
无人:没有人。
叹:哀叹。
陆沈:沉沦。
诸公:各位。
自:自己。
才杰:杰出人才。
吾道:我的道路。
正:坚守。
山林:山林。
紫盖:紫色华盖(古代帝王车驾上的伞盖)。
三年:三年。
绿:绿色。
沧波:大海波涛。
万里心:万里的胸怀。
长安: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指京城)。
岂无:难道没有。
路:出路。
尘起:尘世纷扰。
污:玷污。
瑶簪:珍贵的发簪,象征纯洁。
翻译
新时代繁荣的文化,无人哀叹沉沦。各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却选择在山林中坚守道路。
紫色华盖下,三年翠绿依然,心中怀揣着万里的海洋。
长安难道没有出路吗?只是尘世纷扰,玷污了纯洁的心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元之创作的《送季庸奉祠归里》。诗中表达了对盛世文化的感慨和对友人季庸归乡的祝福。首句“昭代昌文化”赞扬了当世文化的繁荣昌盛,然而接下来的“无人叹陆沈”则暗示了这种繁华背后可能存在的沉寂与忽视。诗人认为,尽管众才俊并出,但自己的理想和道路却似乎被遗忘在山林之中。
“紫盖三年绿,沧波万里心”两句,通过描绘紫盖山的长久青翠和广阔江波的深远,寄寓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他的祝福,希望他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志向,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能坚守自我。
最后,“长安岂无路,尘起污瑶簪”以长安象征朝廷,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同时也暗含了对官场尘嚣的忧虑,担心它会玷污了友人的高洁品质。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盛世的赞美,又有对个人理想的坚守,以及对友人的诚挚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