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渐惊风作恶,朝来剩喜月为良
出处:《良月朔郊行问讯梅菊》
宋 · 王迈
夜半渐惊风作恶,朝来剩喜月为良。
知梅有意商量雪,问菊何谋准备霜。
和靖未吟先得趣,渊明欲断已无肠。
物情荣悴胡关我,独酌悠然寓醉乡。
知梅有意商量雪,问菊何谋准备霜。
和靖未吟先得趣,渊明欲断已无肠。
物情荣悴胡关我,独酌悠然寓醉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渐:逐渐。剩喜:只剩下喜悦。
有意商量:仿佛有意识地交谈。
何谋:打算如何应对。
未吟先得趣:还未开口吟诗就已感到乐趣。
欲断已无肠:想停杯却已无酒可饮。
胡关:何曾关系到。
寓醉乡:寄托在醉乡。
翻译
半夜时分风声渐起,早晨起来只喜月光明亮。知道梅花有意与白雪交谈,询问菊花如何应对即将来临的寒霜。
还未吟诗,和靖先生已觉趣味盎然,陶渊明想要停止饮酒,却已无法再饮。
世间万物兴衰与我何干,独自饮酒,悠然自得于醉乡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良月朔郊行问讯梅菊》。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自然之美感悟和个人情感体验的诗句。
"夜半渐惊风作恶,朝来剩喜月为良。"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意外的发现,夜晚的狂风突然间给人的心境带来了不悦,但到了早晨,却见到明净的月光,这种转变让人感到欣慰。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瞬息万变的感受。
"知梅有意商量雪,问菊何谋准备霜。"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植物进行拟人化的想象,好像在询问梅花与菊花它们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雪和霜。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也映射出他对自然界中事物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和靖未吟先得趣,渊明欲断已无肠。"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在大自然面前体会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喜悦,这种情感是如此的微妙,以至于诗人自己都感到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
"物情荣悴胡关我,独酌悠然寓醉乡。"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的超脱与淡泊,尽管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在经历着生长、衰败的循环,但这与诗人自己又有什么相干呢?诗人选择独自品酌酒,让心灵在醉乡中得到片刻的休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