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悲春冉冉,别恨水潺潺
出处:《雨过次一泉韵》
明 · 王尚絅
白日沉长浦,游云断玉关。
老悲春冉冉,别恨水潺潺。
鼓角连城戍,烽烟冒海山。
请缨怀壮士,夜雨坐苔斑。
老悲春冉冉,别恨水潺潺。
鼓角连城戍,烽烟冒海山。
请缨怀壮士,夜雨坐苔斑。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尚絅的《雨过次一泉韵》描绘了一幅边塞傍晚的景象。"白日沉长浦,游云断玉关",这两句以日落和浮云的描绘,暗示了时空的转换和边疆的辽阔,给人一种苍茫而寂寥的感觉。"老悲春冉冉,别恨水潺潺",诗人借春天的渐行渐远和流水声,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流露出一种岁月催人老、离别添愁的感慨。
"鼓角连城戍,烽烟冒海山"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气氛,鼓角声声,烽火连天,显示出边疆的动荡不安。"请缨怀壮士"借用汉代终军请缨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对英勇将士的敬仰和自己未能亲自上阵的遗憾。最后,"夜雨坐苔斑"以夜雨和青苔的意象,寓言诗人独自静坐,内心思绪万千,与前文的边塞景象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情感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边关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