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静不能得,我诗何由成
出处:《厌虫》
宋 · 文同
月出松坞明,露下莲塘清。
今宵好风色,独绕林下行。
百虫尔胡为,啧啧饶秋声。
求静不能得,我诗何由成。
今宵好风色,独绕林下行。
百虫尔胡为,啧啧饶秋声。
求静不能得,我诗何由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月:月亮。出:升起。
松坞:松树林。
明:明亮。
露:露水。
下:落下。
莲塘:莲花池塘。
清:清澈。
今宵:今夜。
好:美好。
风色:风景。
独:独自。
绕:环绕。
林下:树林中。
行:行走。
百虫:各种昆虫。
尔:你,这里指代昆虫们。
胡为:为什么。
啧啧:拟声词,形容虫鸣。
饶:多。
求:寻求。
静:宁静。
不能得:无法得到。
何由:如何。
成:完成。
翻译
月亮从松林后升起,照亮了莲花池塘。今夜的风景如此宜人,我独自在树林中漫步。
众多小虫为何发出嘈杂声,秋天的鸣叫格外响亮。
我追求宁静却无法得到,我的诗又如何能完成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月明中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寻求内心宁静却又感到困扰的状态。开篇"月出松坞明,露下莲塘清"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在明亮月光和清凉露水中的自然场景。
接下来的"今宵好风色,独绕林下行"表达了诗人对这宁静夜晚的喜爱,以及他独自漫步于林间的情形。这里的"好风色"不仅指的是外在环境的美丽,也暗示了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
然而,紧接着的"百虫尔胡为,啧啧饶秋声"却打破了这份宁静。"百虫"指各种昆虫,而它们的鸣叫声("啧啧")成为了诗人难以平静的心灵所感受到的干扰。这也许是因为夜晚的环境使得这些声音更加清晰,也可能是诗人的心境过于敏感。
最后两句"求静不能得,我诗何由成"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困惑。他渴望内心的宁静,却因为周围的声音无法达到,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创作状态。这里的"我诗"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作品,而"何由成"则是在问,他在这样的环境和心境中,如何能够写出好诗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感受的真实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与创作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