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形以神和,思以情新全文

形以神和,思以情新

出处:《赠陆士龙诗
魏晋 · 孙拯
五龙戢号,云鸟纂纪。
淳化既离,义风载始。
轩冕垂容,文教乃理。
奕奕洪族,盛德丰祀。
于赫皇吴,应天统元。
丞相文烈,公光赞勋。
九命皇耀,茂德弥勤。
华黻袭藻,金石载振。
渊哉陆生,丕显洪胄。
亦崇懿风,邈此弘裕。
无竞厥德,丰光伊茂。
文以义好,施以仁富。
山积惟峻,道隆名遐。
潜景在渊,龙跃承华。
既淑尔仪,谁不允嘉。
有漼重渊,载清其波。
济济皇朝,峨峨髦士。
序爵以贤,惟俊萃止。
翩翻二宫,令问不已。
乃迁华阁,皇典斯纪。
思文大谟,恢我王猷。
清风肆穆,雅宪允休。
迈彼江川,邈此北流。
微言兰馥,玉藻云浮。
遭时之险,虎宰滔天。
凭德美重,絷此俊贤。
休否既亨,名以德渊。
清徽伊铄,赞之弥坚。
明明大象,玄鉴照微。
显允君子,求福不回。
善挹馀庆,险以德祈。
澄浊以清,罔有不晖。
释彼短寄,乐此窈冥。
形以神和,思以情新
青云方乘,芳饵可捐。
达观在一,万物自宾。
制动以静,秘景在阴。
灵根可栖,乐此隈岑。
关楗重闭,谁和子音。
瞻彼晨风,思托茂林。

鉴赏

这首诗《赠陆士龙诗》由孙拯创作于魏晋时期,通过对陆士龙的赞美,展现了对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的推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陆士龙如龙跃华彩,如山积峻峭,如江川浩荡,如虎宰威严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道德品质、文学才华以及深远影响的赞誉。

“五龙戢号,云鸟纂纪”,开篇即以五龙隐喻陆士龙的非凡才智与德行,云鸟则象征其高远的志向与广阔的视野。“淳化既离,义风载始”,强调陆士龙在道德风尚上的引领作用。“轩冕垂容,文教乃理”,赞美陆士龙在礼仪与教育领域的贡献。“奕奕洪族,盛德丰祀”,进一步强调其家族的荣耀与深厚的德行。“于赫皇吴,应天统元”,将陆士龙置于历史与天命的宏大背景之下,彰显其地位与影响力。

“丞相文烈,公光赞勋”,提到陆士龙与政治领袖的合作,共同推动国家发展。“九命皇耀,茂德弥勤”,赞扬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卓越表现与不懈努力。“华黻袭藻,金石载振”,形容陆士龙的服饰与声誉如同华美的织锦,响彻四方。“渊哉陆生,丕显洪胄”,称颂其家族的深厚底蕴与显赫声望。

“亦崇懿风,邈此弘裕”,进一步赞美陆士龙的美德与宽广胸怀。“无竞厥德,丰光伊茂”,强调其德行的崇高与光辉。“文以义好,施以仁富”,揭示陆士龙通过文学与仁政来增进社会福祉。“山积惟峻,道隆名遐”,比喻其道德与名声如同高山般巍峨。“潜景在渊,龙跃承华”,以龙跃华彩象征其才华与成就。

“既淑尔仪,谁不允嘉”,表达对陆士龙行为举止的赞赏与敬佩。“有漼重渊,载清其波”,比喻其品德如同深邃的深渊,清澈而深沉。“济济皇朝,峨峨髦士”,描绘陆士龙在盛世中的杰出地位与形象。“序爵以贤,惟俊萃止”,强调其通过选拔贤能来推动社会进步。“翩翻二宫,令问不已”,形容陆士龙在宫廷内外的声誉与影响持续增长。

“乃迁华阁,皇典斯纪”,表示陆士龙在文化与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思文大谟,恢我王猷”,赞扬其对国家政策与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清风肆穆,雅宪允休”,形容其言行如同清风一般,带来宁静与和谐。“迈彼江川,邈此北流”,以江河比喻其思想与文化的传播。“微言兰馥,玉藻云浮”,赞美其话语如同兰花的香气与玉石的光泽,充满智慧与美感。

“遭时之险,虎宰滔天”,描述陆士龙在动荡时代中的挑战与困境。“凭德美重,絷此俊贤”,强调其凭借高尚品德吸引并保护了众多杰出人才。“休否既亨,名以德渊”,指出陆士龙在困难时期仍能保持名誉与德行。“清徽伊铄,赞之弥坚”,形容其声誉与影响力如同清徽一般,愈发坚固。

“明明大象,玄鉴照微”,比喻陆士龙的智慧如同洞察宇宙的大象,能够洞察细微之处。“显允君子,求福不回”,赞扬其作为君子,追求福祉而不回头。“善挹馀庆,险以德祈”,表示陆士龙通过积累善行来获得余福,并祈求通过德行度过难关。“澄浊以清,罔有不晖”,形容其通过净化混乱来带来光明,没有不被照亮的事物。“释彼短寄,乐此窈冥”,表达对短暂生命与深邃心灵的超越与享受。

“形以神和,思以情新”,强调陆士龙在形体与精神上的和谐,以及思考与情感的新颖。“青云方乘,芳饵可捐”,比喻其如同乘着青云飞翔,抛弃了世俗的诱惑。“达观在一,万物自宾”,表示陆士龙通过全面的见解来接纳万物。“制动以静,秘景在阴”,形容其通过内心的平静来洞察宇宙的秘密。“灵根可栖,乐此隈岑”,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宁静生活的向往。“关楗重闭,谁和子音”,暗示陆士龙的智慧与声音如同关闭的门户,难以轻易理解或模仿。“瞻彼晨风,思托茂林”,最后以晨风与茂林为喻,表达了对陆士龙智慧与品德的仰慕与追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深情地赞美了陆士龙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与深远影响,展现了他对魏晋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