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俾范驰驱,终日无一禽
宋 · 晁补之
楚有吹竹者,工作百兽音。
削格为尔多,滔滔宁适今。
尝俾范驰驱,终日无一禽。
复之傥或可,诡遇亦何心。
削格为尔多,滔滔宁适今。
尝俾范驰驱,终日无一禽。
复之傥或可,诡遇亦何心。
注释
吹竹者:吹奏竹笛的人。工作:模仿,制作。
削格:雕刻、调整音调。
滔滔:形容众多或连续不断。
适今:适应当前,符合当下。
范驰驱:驱赶动物,比喻模仿动物的声音。
复之:恢复,再次尝试。
诡遇:逢场作戏,不真诚的相遇。
何心:怎样的心情,真心实意。
翻译
楚国有位吹奏竹笛的人,能模仿各种野兽的声音。他精心雕琢出各种不同的音调,但如今他的技艺却无人欣赏。
他曾尝试让这些动物的声音充满野外,但整天下来却没有捕获到一只鸟。
如果能有人欣赏他的技艺,或许还有可能,但如果只是逢场作戏,他又怎能真心投入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感寓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其九)》。诗中,诗人通过讲述楚地一位擅长模仿各种野兽声音的吹竹艺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技艺的精湛和现实中的困境。"削格为尔多"描绘了艺人的细致刻画,"滔滔宁适今"则表达了技艺在现代社会的落寞,以及对能否适应时代变迁的疑问。"尝俾范驰驱,终日无一禽"揭示了艺人技艺虽精,但无法捕捉到真正的猎物,暗示了艺术与实际生活的脱节。最后两句"复之傥或可,诡遇亦何心",诗人提出如果能有所改变或许还有可能,但在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艺人又怎能心安理得呢?整首诗寓言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技艺在现代世界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