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紫云之山几千丈,势压岷峨欲争长全文

紫云之山几千丈,势压岷峨欲争长

出处:《登赋堂
宋 · 李吕
紫云之山几千丈,势压岷峨欲争长
茫茫巨浸擘山开,万穴鱼龙寄深广。
眼明遥见使君家,华堂夜魄栖檐牙。
手钓峡流揖峰翠,裾佩缥缈凌云霞。
仲宣登楼炫能赋,字字悲啼叹飘寓。
他人有心予忖之,魏夺刘倾渠不顾。
使君胸著万卷书,向来游戏从鱼符。
拂衣归卧唤不出,但有忧国心郁纡。
日落未落飞鸟灭,却立阑干思横发。
一川樵牧歌太平,万古关河感亡国。
丽词落纸焕黼裳,细研物变穷天藏。
凭谁荐之九天上,我无羽翮不得将。
公乎岂久榛棘下,狗监犹能援司马。
子虚大人何足云,愿赋蒸民追大雅。

拼音版原文

yúnzhīshānqiānzhàngshìmínézhēngcháng

mángmángjìnshānkāiwànxuélóngshēn广guǎng

yǎnmíngyáojiàn使shǐjūnjiāhuátángyán

shǒudiàoxiáliúfēngcuìpèipiǎomiǎolíngyúnxiá

zhòngxuāndēnglóuxuànnéngbēitànpiāo

rényǒuxīncǔnzhīwèiduóliúqīng

使shǐjūnxiōngzhùwànjuànshūxiàngláiyóucóng

guīhuànchūdànyǒuyōuguóxīn

luòwèiluòfēiniǎomièquèlángānhéng

chuānqiáotàipíngwànguāngǎnwángguó

luòzhǐhuànshangyánbiànqióngtiāncáng

píngshuíjiànzhījiǔtiānshàngjiāng

gōngjiǔzhēnxiàgǒujiānyóunéngyuán

rényúnzhēngmínzhuī

注释

紫云之山: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势压岷峨:形容山势威猛,超过岷山和峨眉。
华堂:华丽的厅堂。
鱼符:古代传达命令的信物。
拂衣:挥袖而去,表示离开。
狗监:古代官职,负责宫廷事务。
子虚大人:虚构的人物,比喻不切实际的人。

翻译

紫云山高耸入云,气势压过岷山峨眉,仿佛要争夺天地之长。
浩渺的大湖分开山峦,无数洞穴中鱼龙潜藏,生活广阔而深远。
目光远眺可见使君府邸,华美的厅堂夜晚静谧,如同月光洒在屋檐。
手握钓竿,在峡流间行礼致敬翠绿山峰,衣带飘逸如云霞缭绕。
像王粲登楼展示才情,每字句都充满哀伤,感叹自己的漂泊生涯。
他人有心我揣测,魏夺汉室,刘氏倾覆,他全然不顾。
使君胸藏万卷诗书,平日游戏于政事,手中鱼符象征权力。
拂衣归去,呼唤不应,只有忧国之情郁结心中。
日暮时分,飞鸟归巢,他独立栏杆,思绪万千。
满川樵夫牧童歌唱太平,千年历史让人感慨国家兴衰。
华丽的文字跃然纸上,深入探究万物变化,探索天道的奥秘。
谁能将这美文送上天庭?我没有翅膀,无法送达。
您怎能长久沉沦草野,即使是狗监也能援引司马的先例。
子虚大人不足挂齿,我愿以百姓为题,追求高尚的文学风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的作品,名为《登赋堂》。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怀才不遇、忧国忧民之情的山水田园诗。

紫云之山几千丈,势压岷峨欲争长。

开篇即以壮丽的自然景观铺陈,紫云之山高耸入云,其气势非凡,与岷峨相比,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竞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雄浑与不甘平庸。

茫茫巨浸擘山开,万穴鱼龙寄深广。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幅波涛汹涌、山谷幽深的画面,水势浩大,似乎能将山峰洞开,万壑皆藏鱼龙,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神秘与辽阔。

眼明遥见使君家,华堂夜魄栖檐牙。

诗人远眺,使君之家清晰可见,那华美的厅堂在夜晚显得尤为幽深,仿佛有着超自然的气息。

手钓峡流揖峰翠,裾佩缥缈凌云霞。

这里则是诗人亲自体验山水之美,用手钓鱼、用衣带拂过绿色如织锦的山峰,裾角随风飘扬,与云霞相辉映。

仲宣登楼炫能赋,字字悲啼叹飘寓。

诗人提及东汉文学家仲宣(即杨修),其文辞华丽而又带着哀婉之情,每一个字都似乎蕴含无限的感慨。

他人有心予忖之,魏夺刘倾渠不顾。

诗人表达了对他人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提到了历史上的魏、晋朝代更迭,以及刘伶(即刘备)的英雄事迹,却又似乎无所谓。

使君胸著万卷书,向来游戏从鱼符。

使君胸怀壮志,拥有丰富的学问与文化积累,但生活中却不乏玩世现象,从“鱼符”一词亦可见其生活中的随遇而安之态度。

拂衣归卧唤不出,但有忧国心郁纡。

诗人在描述使君的生活方式后,转而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便是外表看似悠然自得,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为国家担忧的心情。

日落未落飞鸟灭,卻立阑干思横发。

黄昏时分,鸟儿归巢,一切皆已平静,而诗人却站在栏杆之上,思绪万千,无从排解。

一川樵牧歌太平,万古关河感亡国。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樵夫与牧人的歌声,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历史上失去的国家的深切怀念。

丽词落纸焕黼裳,细研物变穷天藏。

诗人的文字美如织锦,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雕琢,但在探索万事万物的变化时,却感到天地间的奥秘难以穷尽。

凭谁荐之九天上,我无羽翮不得将。

诗人自问,在这广阔的世界中,靠什么力量能够推荐自己到那高远的九天?但自己又没有羽翼,无力飞升。

公乎岂久榛棘下,狗监犹能援司马。

这里,诗人质疑着,为何身处险恶如榛棘之中,而那些卑鄙小人却能够像古时的司马(即司马迁)那般得到提拔。

子虚大人何足云,愿赋蒸民追大雅。

最后,诗人向着“子虚”这位大人发问,为何需要谈论这些,而自己则希望能赋予蒸民以歌,追寻古代的崇高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