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生涯风外絮,异乡心事夜阑灯
明 · 李翔
官人时样不相称,僮仆偏怜有发僧。
浮世生涯风外絮,异乡心事夜阑灯。
閒拈秃笔连笺写,净拂疏棂对雨凭。
何处天南归去路,云山犹自隔层层。
浮世生涯风外絮,异乡心事夜阑灯。
閒拈秃笔连笺写,净拂疏棂对雨凭。
何处天南归去路,云山犹自隔层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夜晚独坐的情景,通过对比官人与僧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官人时样不相称,僮仆偏怜有发僧”,对比官场人士与僧侣的生活,官人追求世俗的时尚,而僮仆却更亲近有着僧侣发式的僧人,暗示了诗人对官场虚伪与僧侣真实生活的看法。
颔联“浮世生涯风外絮,异乡心事夜阑灯”,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比作随风飘散的柳絮,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夜阑灯”则象征着孤独与思考的时刻,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深沉。
颈联“闲拈秃笔连笺写,净拂疏棂对雨凭”,描述了诗人闲暇时用秃笔在纸上书写,拂拭窗户对着雨独自倚靠,体现了诗人对文字创作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亲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尾联“何处天南归去路,云山犹自隔层层”,表达了诗人对归乡之路的渴望与追寻,但又似乎被重重云山所阻隔,隐含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