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解此意,起我怀古情
出处:《次善卿杂诗五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东坡讥举子,有类候虫鸣。
退之讥诗人,谓作苍蝇声。
制策直而核,联句新且清。
自作复自讥,持论终未平。
无人解此意,起我怀古情。
退之讥诗人,谓作苍蝇声。
制策直而核,联句新且清。
自作复自讥,持论终未平。
无人解此意,起我怀古情。
注释
东坡:苏东坡。讥:嘲讽。
举子:应试士子。
候虫:昆虫。
退之:韩愈。
讥:讽刺。
诗人:诗人。
苍蝇声:像苍蝇的嗡嗡声。
制策:科举对策。
直:直接。
核:严谨。
联句:联诗。
新且清:新颖且清新。
自作:自我创作。
复自讥:自我批评。
持论:观点。
未平:难以平衡。
无人:无人能。
解:理解。
此意:这深意。
起:引发。
怀古情:怀旧的情感。
翻译
苏东坡嘲讽应试士子,就像昆虫鸣叫。韩愈讽刺诗人,说他们的作品像苍蝇嗡嗡声。
科举对策直接而严谨,联句新颖且清新。
他们自我批评又自我赞美,观点始终难以平衡。
无人能理解这深意,引发我怀旧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次善卿杂诗五首(其二)》。诗人以苏轼和韩愈两位文学巨匠对当时文风的批评为引子,批评当时的应试文章(制策)过于直白而缺乏深度,比喻为像候虫或苍蝇的叫声,缺乏新颖和清新。诗人自我反思,认为这种评论标准并未达到理想,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深意,这引发了他对古代文风的怀念之情。
诗中通过东坡和退之的典故,表达了对当时文坛风气的不满,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和个人情感的流露。整体风格简练,寓言性强,体现了宋末元初诗人在困境中坚守自我风格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