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全文

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

唐 · 岑参
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
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

注释

鸣笳:指胡笳,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常用于军中,以壮声势。
叠鼓:重重叠叠的鼓声,形容战鼓声连续不断。
回军:胜利返回的军队。
破国平蕃:攻破敌国,平定藩属国或边疆部落。
昔未闻:以前未曾听说过。
丈夫:这里指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即英勇的将士。
鹊印:传说中的一种印信,这里比喻高级将领的官印,因鹊登高枝而得名,寓意高位。
边月:边疆的月亮,代指边塞地区。
大将:高级将领。
龙旗:古代帝王或将军用的一种旗帜,上面绣有龙的图案,表示尊贵和威严。
掣海云:在海边的云中飘扬,形容旗帜随风飘展,气势磅礴。

翻译

军中响彻胡笳与战鼓,凯旋的队伍浩荡而归,以往从未听说过能攻破敌国、平定藩邦如此功绩。
英勇的将士在边关的月色下摇动着象征权力的金印,大将军的龙旗在海边风云中猎猎作响,威震四方。

鉴赏

这是一段充满力量与激情的诗句,描绘出一位英雄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首先,“鸣笳叠鼓拥回军”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的胜利场景,军队以胜利者的姿态归来,而“破国平蕃昔未闻”则强调了这次胜利的非凡与空前的意义。

接着,“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丈夫”的勇猛与“大将”的威武进行了鲜明的对照。“鹊印”和“龙旗”都是军中用以象征权威和力量的象征,分别被赋予了摇动边疆之月和挑战海上之云的壮观画面。这里所表达的是将领们不仅在陆地上取得辉煌胜利,更是能够触及天际、无所不能的宏伟气势。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军队凯旋和将领英勇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英雄事迹的崇拜与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学中常见的边塞风格和壮丽的史诗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