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纳衡枢,卜筑来东里
恤他匪足尚,自适乃云美。
中园兴夷爽,薄言谢朝市。
壤石非远迁,松竹皆故莳。
绛蘤谢游轩,素波鸣禊戺。
遐苍眺京隩,侧缥抱嵩趾。
畦塍互演漾,灌薄纷靃靡。
崒崒相向山,溅溅自流水。
高云靡还期,冥鸿无慕理。
公时挟胜想,朅来遵逸轨。
逢觞即陶然,坐树亦欣止。
冲情舍天倪,妙歌怯物类。
挥金屡空镒,爱客辄留屣。
式俾卫公寿,弗取安石侈。
有守卧淮壖,聆风竦予企。
他日果西归,角巾望松梓。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相公:先生。纳:接纳。
衡枢:建议者的名字。
卜筑:建造居所。
恤他:对他有所顾虑。
匪足尚:不满足。
自适:自我满足。
云美:视为美好。
中园:自家庭院。
夷爽:舒畅。
朝市:尘世喧嚣。
壤石:土地。
远迁:移动。
故莳:原有的种植。
绛蘤:红色花朵。
游轩:游赏的建筑。
禊戺:水边聚会处。
遐苍:远方。
京隩:京城。
嵩趾:嵩山脚下。
畦塍:田地。
演漾:交错。
纷靃靡:弥漫。
崒崒:峻峭。
溅溅:潺潺。
流水:溪流。
高云:高远的云。
冥鸿:孤独的大雁。
朅来:归来。
逸轨:闲适的道路。
逢觞:遇到美酒。
陶然:心满意足。
冲情:超脱的情感。
天倪:世俗。
妙歌:美妙的歌声。
挥金:挥洒钱财。
空镒:耗费大量。
爱客:喜爱客人。
式俾:使。
卫公:守护者的代称。
弗取:不追求。
安石侈:奢华。
淮壖:淮河岸边。
聆风:聆听风声。
归:归乡。
角巾:头戴角巾。
松梓:松林和梓木。
翻译
先生接纳了衡枢的建议,选择在东里建造居所。他对物质享受并不满足,只求内心的安宁才是美好。
在自家的庭院中,他感到心情舒畅,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这里的土地和原有的松竹并未移动,保留着原有的风貌。
红色的花朵不再开放于游轩,清澈的水流声在禊戺响起。
他远眺京城的方向,怀抱着对嵩山的向往。
田地间水渠交错,灌溉的水汽弥漫,景色纷繁。
两座山峰相对耸立,溪流潺潺,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高云难以预测,孤雁不恋群,先生常怀超脱之想。
他时常带着愉悦的心情,遵循着闲适的生活道路。
遇到美酒就心满意足,坐在树下也感到欣喜。
他的情感超越了世俗,美妙的歌声却因怕打扰万物而小心翼翼。
他慷慨大方,常常花费大量钱财招待客人,却不追求奢华。
有一位守护者在淮河边静候,聆听风声,我期待着他。
将来他果然回归,头戴角巾,望着松林和梓木。
他日归乡,期待在松梓间度过晚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相公在东里宴息的景象和心境。开篇即写相公纳衡枢,卜筑来东里,可见其对未来有所筹划和期待,但也表现出一种恤他匪足尚的忧虑。诗人通过“自适乃云美”一句,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认同和赞赏。
中园兴夷爽、薄言谢朝市,是在描绘一个清晨的场景,其中“兴夷爽”指的是清新的气息,“薄言谢朝市”则是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疏离态度。壤石非远迁,松竹皆故莳,显示了对自然环境的亲切感受和对旧日情怀的留恋。
绛蘤谢游轩、素波鸣禊戺,是诗人在园中游赏时的心境写照,其中“绛蘤”可能指的是细长的竹叶,“素波”则是清澈的水面。遐苍眺京隩,侧缥抱嵩趾,表现了对远方山色的向往和对高洁之物的追求。
畦塍互演漾、灌薄纷靃靡,是在描绘园中的水景,其中“畦塍”指的是田间的小道,“灌薄纷靃靡”则是水流声响。崒崒相向山,溅溅自流水,是对山水之美的赞叹。
高云靡还期、冥鸿无慕理,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的向往和追求内心的平静。公时挟胜想、朅来遵逸轨,则是对相公宴息生活的肯定和赞美。
逢觞即陶然、坐树亦欣止,是在写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鸣。冲情舍天倪、妙歌怯物类,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独特风格的愿望。
挥金屡空镒、爱客辄留屣,是对友人的欢迎和珍惜之情。式俾卫公寿、弗取安石侈,表达了诗人对于相公健康长寿的祝福,并且不羡慕那些平庸而安于现状的人。
有守卧淮壖、聆风竦予企,是在写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对未来所持有的期待。他日果西归、角巾望松梓,则是对将来某一天回到故乡的憧憬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