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
出处:《宿山寺寄李中丞洪》
唐 · 皎然
偶来中峰宿,闲坐见真境。
寂寂孤月心,亭亭圆泉影。
□□□满山,花落始知静。
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
寂寂孤月心,亭亭圆泉影。
□□□满山,花落始知静。
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
拼音版原文
□□□
注释
偶来:偶尔来到。中峰:山的中央高峰。
宿:住宿,过夜。
真境:真实的、超脱的境界。
寂寂:寂静无声。
孤月心:比喻清冷孤独的心境。
亭亭:独立不倚的样子。
圆泉影:圆形的泉水倒影,形容水面平静。
□□□:此处可能为遗漏的描述山景的词汇,如‘云雾’。
满山:遍布全山。
花落:花朵凋谢落下。
始知:才开始知道或感受到。
从他:任凭,即使。
半夜:深夜。
愁猿:哀鸣的猿猴,常用来形容凄凉景象。
惊:惊扰。
不废:不影响。
此心:这颗心,指心境。
长杳冥:长久地深沉宁静。
翻译
偶尔到中峰过夜,悠闲坐着看见了真正的意境。内心如寂静的孤月,清澈的泉水倒影亭亭而立。
山间云雾缭绕,直到花朵飘落才感受到真正的宁静。
即使半夜被哀鸣的猿猴惊扰,也无法阻挡我心灵深处的深远宁静。
鉴赏
诗人以闲适之情,偶居中峰之巅,静坐间得见心灵深处的真实境界。月光洒落,如同孤独的心灵,在寂静中沉淀。泉水潺潺,形状如亭,映照出圆润的影象。在这宁静的夜晚,只有满山的花瓣轻落,方知静谧之美。此情此境,不因外界干扰,而是半夜猿啼惊扰,亦不减心中对自然永恒之感怀。